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訊夏日炎炎,近日記者隨“江淮環保世紀行”來到來安縣三里河公園,只見公園內綠樹成蔭,水清岸綠,吸引不少民眾前來納涼避暑,欣賞美景。
三里河是來安縣的內城河水系之一,與二里河、楊廟干渠等其它內成河水系一樣,穿城而過。由于該縣內城河水系屬于雨源型河道,而雨源型河道補水只依賴自然降水,旱季時節河流的生態流量不足,導致富營養化等水質惡化問題。
(資料圖片)
如何有效對內城河水系進行科學補水?如何對內城河水系水質進行有效凈化治理?這是內城河水系治理的兩大關鍵性問題。
三里河公園
按照“治城先治水,首先要活水”的規劃思路,來安縣推動建設了內城河水系“水活明凈”工程、滁河流域新來河生態廊道綠色工程、縣污水處理廠提標擴容工程等三大工程。
三大工程相互“配合”,構建了縣城水系的活水、凈水、補水大循環。
內城河水系的“水活明凈”工程主要是為了促進內河水源的補給、修復、循環。該工程在內城河河道內建設了8座補水及活水循環泵站,6座溢流堰和活水循環管道,保證河道水位及水體流動性,同時進行曝氣、復氧等河道生態修復措施。
提標改造前后水質對比
而來安縣污水處理廠經過提標擴容,承擔著凈化全縣污水(包括工業廢水)的重要任務。處理廠規模擴大至90000m3/d,并增加了臭氧處理工藝,出水水質達到Ⅳ類水標準以上。經尾水濕地降解后,通過活水循環管道由南向北輸送,最后利用來安縣“北高南低”的地勢自流進入內成河水系。
雨季來臨時,雨水會裹攜路面粉塵帶來雨水污染等問題。滁河流域新來河生態廊道綠色工程則主要針對城區內河污染和混合制溢流的雨污混合水問題進行凈化處理,出水水質達到到Ⅲ類水標準,同樣經活水循環管道,輸送至內城河。
“通過該工程,我們每天可向內城河補水10萬立方米方,一周內可將內城河的水置換一遍。”來安縣副縣長余成峰說。他還告訴記者,為了保護新來河不受污染,在降雨前可提前通過人工手段降低內城河水位,保障污水不外溢至新來河。據悉,生態廊道綠色工程已于今年5月31日通水調試,預計7月可正式運行。(記者 汪應智)
生態廊道凈水工程
工程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