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訊日頭下,39歲的胡冰站在合肥市蜀山西高速道口前,他一口氣喝完一瓶礦泉水,用肩上擔著的毛巾擦了擦滿頭滿臉的汗水。這四個多月以來,他與蜀山區荷葉地街道的其余5名居民作為防疫志愿者,共同守衛合肥西大門。
正在工作中的志愿者
志愿者守衛“蜀山西”
(資料圖)
查驗安康碼行程碼、宣講防疫政策、引導車輛分類流動……這都是胡冰和伙伴們的主要日常工作。白藍色防護服、透明護目鏡和白色口罩是他們的統一行頭。
防護服、護目面罩、口罩,這是志愿者的標準行頭
太陽下志愿者滿身大汗,衣服可以擰出水來
今年合肥的夏天格外炎熱。志愿者們的工作時間是每天早上八點到下午四點,正是一天中最熱的時段。長期站在室外且“裝備齊全”無疑是一種挑戰,“每天衣服都濕透了”“像裹著棉被曬太陽”“來之前很白現在黑得沒眼看”。
志愿者查驗客車乘客二碼
正在工作中的志愿者
除了高溫,部分人的不理解也是工作中的一大困難。19歲的志愿者高產負責查驗二碼,工作的第一天便“嘴上直起泡”。司機、乘客通過高速進入合肥,須根據安康碼行程碼分為紅綠黃碼分流。“我們在工作中會遇到不太配合的人,希望大家都能理解政策。這是為了大家,更是為了自己。” 高產呼吁。
正在工作中的志愿者
正在工作中的志愿者
33歲的金磊負責宣講防疫政策,烈日之下,他的口罩早已汗濕。在志愿者們的心中,金磊是個“猛人”。晚上自己開車去醫院激光碎石,第二天吃點消炎藥,白天接著干活。“事后大家才知道這件事,都勸他應該請假休息。” 胡冰回憶,“金磊卻直說不用。”
正在工作中的志愿者
正在工作中的志愿者
合肥市蜀山區荷葉地街道社會事務部副主任李同帝介紹,自5月19日起,該街道組織轄區居民作為志愿者支援蜀山西高速道口防疫工作。“雖然工作很累很辛苦,但志愿者們都十分積極。”他說,“我們街道的志愿者們向來活躍。除了本次防疫之外,之前的防汛抗汛工作大家也都熱情參與。”(記者 徐慧冬)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