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新形勢下如何拓寬政務公開渠道,更有效地服務群眾和推動基層社會治理,是界首市一直關注思考的問題。由界首市政府辦公室主辦,市紀委監委、市效能辦、市督查考核中心參與,界首市融媒體中心承辦的“全媒體問政”欄目以主動發現問題為起點,以解決問題為目標,在政務公開拓展創新與質效提升上作出了富有特色的探索與實踐。自2019年創辦以來,已播出節目127期,問政部門210余次,解決突出問題2340余件,回訪率100%,群眾滿意率98%以上。
界首市準確把握群眾獲取信息,主流媒體是重要方式、官方發布是權威途徑兩個方面,在界首市融媒體中心的硬件設施優勢和發布權威性的基礎上,發揮廣電云、微信公眾號、抖音、視頻號等新媒體平臺的傳播優勢,組建“全媒體問政”欄目。為了更好地發現問題,突出“全媒體問政”的群眾性,每期“全媒體問政”欄目開播前,除了在廣播節目循環預告問政節目信息外,“界首發布”“界首市人民政府發布”“養城融媒”等微信公眾平臺同時公布當期問政主題及被問政單位,預告節目直播時間和收聽收看方式,并通過留言向廣大群眾征集問題。
之后,選取有代表性的、涉及面廣的問題進行分類,同質化問題進行整合,形成當期“全媒體問政”節目的4個至5個板塊,由新聞中心選派記者,對各類問題進行調查、暗訪、核實,而后編輯形成調查短片。群眾在觀看直播的過程中,即時留言互動。對于直播中反映的典型問題,由篩選組通過微信群實時反饋給主持人。同時開通群眾滿意度調查問卷,面向全體網友對當期被問政單位進行滿意度測評,并在節目的最后當場公布。
為突出“全媒體問政”的針對性,“全媒體問政”欄目敢于面對問題,針對問題有“三問”:一是前期問題詢問。結合前期收集和發現的問題,現場播放記者通過暗訪拍攝的調查短片,現場詢問是否屬實,被問政單位可以驗證,可以作出補充說明和解釋。二是主持人現場質問。確實存在的問題,尤其是較為尖銳或突出的問題,主持人現場質問,為什么、怎么辦、何時辦結,對打太極、答非所問的回答及時打斷,既消除了推諉的現場空間,也消除了辦理拖沓的場外時限。三是群眾當場追問。邀請群眾現場參與,一些突出問題群眾在現場追問到底,使得節目進一步增強了真實性、可視性和針對性。
為致力解決問題,欄目注重突出“全媒體問政”的實效性。每次欄目直播結束后,新媒體中心及時編發推文,對當期節目進行二次傳播,對問題解決情況進行梳理。當期節目熱點片段還會在抖音、視頻號等短視頻平臺發布。以抖音平臺為例,抖音號“問政界首”一個月粉絲突破10萬,單條最高播放量1248.4萬,單條點贊最高29.2萬,短視頻通過抖音平臺的總播放量超5100萬,點贊量超129萬,取得了很大的社會影響,實現了用群眾關切的方式回應群眾關切。
編后
界首“全媒體問政”欄目讓群眾現場參與,以“曝光問題、積極回應、整改落實”的方式推動解決群眾的“急難愁盼”,在政務公開的拓展創新與質效提升上作出了積極探索與實踐。(通訊員 馬瑪 記者 安耀武)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