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小傳楊林:1957年出生,中國國家博物館綜合考古部原主任、中國國家博物館終身研究館員。他主持科技部、國家文物局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遙感
20-06-22
首屆上海市建筑遺產保護利用示范項目入選項目近日在滬揭曉。陳望道舊居修繕工程、武康大樓保護修繕工程、上海總商會舊址保護修繕工程等15個
20-06-22
工業遺產是工業文明的見證,也是人類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有寶貴而豐富的工業遺產,如何在進行有效保護的同時,挖掘出其合理利用的
20-06-22
中華源·河南故事中外文系列叢書近日發布。首批十個分卷涉及中醫、漢字、古都、少林功夫等內容,用中英文雙語講述中原大地上的歷史文化和奮
20-06-19
經過近八年大規模半封閉整修,有著世界藏學府之稱的拉卜楞寺已經實施的14座佛殿主體修繕工程全面完工。截至目前,已完成主體修繕的彌勒佛殿
20-06-19
近幾年,網絡文藝佳作迭出,網絡電影進入5000萬元分賬票房時代;5G、虛擬現實、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深入應用于文化產業,云制播、沉浸式觀影、
20-06-19
浙江省寧波市余姚市三七市鎮,介紹完地名全稱,一位鎮干部也樂起來了:這么多市。三七市,據地方志記載,因在夏歷每月逢三、五、七、十設立
20-06-19
進入炎炎夏日,連日來的高溫天氣常讓人們心生畏懼,需要出門時,大多是防曬霜、遮陽帽齊上陣,感嘆出門五分鐘,流汗兩小時。過去,古人們也
20-06-18
6月16日晚8時,人氣漫畫家白茶在京東直播平臺舉行了新書《就喜歡你看不慣我又干不掉我的樣子》的首發活動,10分鐘點贊量超百萬,20分鐘銷量
20-06-18
由北京出版集團主辦的探尋北京母親河——《永定河》文化漫談圖書分享會日前亮相2020北京書市。《永定河》作者之一、北京永定河研究會理事、
20-06-18
中國網絡文學脫胎于傳統神話體系及文學經典,又融合西方奇幻文學的創作元素,巨大的想象力成為網絡文學創作的重要特征,幻想類也因此成為主
20-06-18
近日,國家新聞出版署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網絡文學出版管理的通知》,要求規范網絡文學行業秩序,加強網絡文學出版管理,引導網絡文學出版
20-06-16
由人民日報社、中國福利會指導,人民日報數字傳播公司旗下人民閱讀平臺、中福會出版社、閱文集團共同發起的中國兒童數字閱讀中心15日在上海
20-06-16
《推動老工業城市工業遺產保護利用實施方案》提出要完善工業博物館體系推動建設分行業、分區域、工業博物館體系。將建立工業博物館作為主要
20-06-15
中法聯合出品紀錄電影《北京人:人類最后的秘密》13日正式啟動。2021年是周口店北京人遺址發掘100周年,也是中法文化旅游年,中央廣播電視
20-06-15
第三屆進博會倒計時之際,企業商業展的各項籌備工作又有了新進展:截至目前,企業商業展簽約展覽面積已超過規劃面積的90%,部分展區一位難
20-06-12
65歲的劉上四沒想到,半個世紀前學會的泥巴寫匾技藝,如今還能當飯碗。15歲那年,他跟著師父學了一手絕活——用黏土粉、桐油等調制一種特殊
20-06-12
6月11日,上海市政協重點協商辦理推進黨的誕生地發掘宣傳工程,弘揚紅色文化精神提案專題。記者從活動中獲悉,近年來,上海積極推進黨的誕
20-06-12
6月12日,北京書市主辦方將發起2020北京書市·北京書店之夜直播系列活動,并聯合北京閱讀季·大學生讀書節在同晚發起全民閱讀活動直播,形
20-06-12
在不少人印象里,圖書館往往既大又全。但是西藏昌都左貢縣中學的圖書館卻化整為零,十幾個小則十幾平方米、大則三四十平方米的圖書室分布在
20-06-12
今年5月15日,著名作家葉永烈在上海病逝。近期,天地出版社出版葉永烈遺作《絕筆·絕響》系列,再現一個時代的情懷。葉永烈以高產著稱,他
20-06-11
這兩年《中國詩詞大會》《見字如面》《國家寶藏》等一系列文化類綜藝的火爆,讓傳統文化回歸大眾視野,也見證了市場對傳統文化產品的巨大需
20-06-11
為進一步提高廣大公眾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意識,發揮圖書館作為公共文化機構在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作用,國家圖書館響應文化和旅
20-06-10
9日,人民日報社舉辦人民講堂,文化和旅游部黨組成員、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以敦煌與故宮:兩大世界文化遺產的國家形象為主題做講座,探討
20-06-10
6月13日是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敦煌莫高窟是我國首批入選世界遺產名錄的珍貴文化遺產之一。在西北大漠,守護敦煌壁畫近30年的敦煌研究院副院
20-06-10
近日,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廳安排400萬元專項資金,扶持民族手工藝品加工生產扶貧基地發展。去年,青海省正式啟動民族手工藝品加工生產扶貧基
20-06-09
近日,北京市朝陽區的一群孩子在田間玩耍,意外發現一塊古樸的匾額,在家長的幫助和引導下,將其交予文物部門。隨后,北京青年報記者在朝陽
20-06-09
夜幕下漫步展廳,感受江南文化的春風千里;手捧一杯江南綠茶,品茗一份春意盎然;或是在琳瑯滿目的文創盛宴里,淘幾件中意的雅意閑趣……6月6
20-06-08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瓶窯老街內的非遺館群正式建成并對外開放。非遺館群包含良渚玉雕館、余杭紙傘館、瓶窯陶藝館、風箏燈彩館、蠶桑文化館等
20-06-08
記者昨日從中國戲曲學院附中得知,中國戲曲學院附屬中等戲曲學校教授、京劇表演藝術家、教育家張正芳因病醫治無效,于2020年6月5日22:50在
20-06-08
北京城里有這樣一條老街。清代,舊歷每月逢一、二、九、十開廟,1930年改用陽歷一、二、九、十開廟。每逢廟會,人流如潮,附近王府居住的貴
20-06-08
日前,某網文平臺在《西游記》首頁標注本作品由作家(明)吳承恩授權制作發行版權所有·侵權必究簽約VIP等字樣,另有讀者在閱讀《紅樓夢》時
20-06-08
6月5日上午,國家文物局在北京召開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活動線上新聞發布會,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關強在發布會上介紹了今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
20-06-05
賴蕾,貴州省榕江縣古州鎮章魯村侗家女。她繼承傳統印染技藝,又引入現代技術創新,根據自身積累的大量數據,實現了二十四節氣都能印染的技
20-06-05
換個思路辦展覽,注重吸納觀眾建議,博物館就能以更開放的心態融入百姓生活受疫情影響,停展100多天之后,讀城——探秘北京中軸線展覽重新
20-06-05
南海Ⅰ號要去往何方?為何沉沒?船員有哪些故事?考古工作者仍在求解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于趙宋之世。人們一直對遙遠宋代繁
20-06-05
6月3日,在嚴格落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西藏布達拉宮有序恢復對外開放。開放期間實行預約、分時、限流參觀,每日預約參觀人數限
20-06-04
文化和旅游部于5月15日至6月8日舉辦2020年全國舞臺藝術優秀劇目網絡展演,劇目視頻已在文化和旅游部政府門戶網站上線。本次展演共推出22部
20-06-04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閉門4個多月的國家大劇院6月2日終于再次迎來觀眾,盡管目前開放僅限公眾參觀,但全副準備的劇院和劇場令人們對線下演出
20-06-03
由中國文物交流中心和中華世紀壇藝術館主辦的三國志·文化主題特展已線下開展近一個月,吸引了大量文博愛好者一睹風采。這場展覽精選170余
20-06-02
投資千萬、創作歷時四年,將劉慈欣15部作品成規模、成系統地改編為漫畫——《劉慈欣科幻漫畫系列》第一波已新鮮出爐!有人稱劉慈欣是中國人
20-06-02
北京演藝集團旗下北京民族樂團排練廳內,大型民族管弦樂組曲《中軸》正在緊張排練,將于6月13日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當晚在中山音樂堂首演。《
20-06-02
科幻要讓廣大群眾愛看,要有閃光的點子、驚人的想象、精彩曲折的故事葉永烈是一位科普科幻和紀實文學作家。在我看來,他的科幻成就至少有三
20-06-02
古建修繕步伐不斷加快現代技術是否救得了古代建筑?我國古建筑修繕保護是一個集文化弘揚、技藝傳承、科技支撐等多方面于一體的工程。科技手
20-06-02
近年來,我國原創繪本市場迸發出蓬勃發展活力,繪本品種總量和選題更加豐富。在內容不斷細分的同時,原創繪本的藝術水準也日漸提升,既有銷
20-06-01
吉他的旋律伴著空靈的嗓音,在人流如織的成都寬窄巷子,街頭藝人小高一開嗓便仿佛打開了路人的聽覺密碼。經歷了數月的等待,小高終于開啟了
20-06-01
左權(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八路軍高級將領)將軍的‘中共八路軍總參謀長令’,是我2000年下鄉時無意間發現的。時過20年,梁茂
20-06-01
清代娃娃皇帝的童年生活是怎樣的?他們都玩什么游戲?在沈陽故宮翔鳳閣里展出著這樣一件珍貴文物,它是順治帝小時候用來練習射箭所用的牛角樺
20-06-01
疫情使國家大劇院歌劇節未能如期與觀眾見面,但歌劇愛好者早已盼著與歌劇重逢,5月30日晚,國家大劇院推出線上音樂會版歌劇《費加羅的婚禮
20-06-01
歡樂動聽的八音盒、奇幻刺激的魔方世界、飄著熱氣球的云梯、青春洋溢的校園、純凈美好的冰雪世界、青山綠水的美麗世界、科技感十足的未來時
2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