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從南京市兒童醫院了解到,該院腎臟科的病區和門診都收治了不少腎病綜合征患兒。相關專家表示,這一疾病通常與感染有關,尤其是上呼吸道感染后的3-15天內,部分患兒或可并發腎病綜合征,家長需密切關注患兒是否存在水腫和蛋白尿,以便及早發現病情,及時治療。
3歲的楠楠(化名)家住安徽蕪湖,年前因上呼吸道感染在南京市兒童醫院門診輸液治療后好轉,便開開心心回家過年了。然而,過完年后,細心的媽媽突然發現楠楠似乎胖了不少,小臉也圓了一圈。隨后的幾天,媽媽陸續發現楠楠的手腳也胖了,尤其是雙腿還有些硬硬的,遂至南京市兒童醫院就診。
接診的腎臟科成學琴副主任醫師一看到楠楠就發現孩子的臉有些水腫,又查看了手腳的情況,也都是水腫,而不是胖,建議進行尿常規檢查。最終,報告顯示楠楠的尿蛋白3個+,為蛋白尿,結合水腫和既往感染病史,確診為腎病綜合征。
腎病綜合征沒有明顯的季節性,但該病通常由感染誘發,尤其是上呼吸道感染,因此,兒童上呼吸道感染高發的秋冬季節,腎病綜合征也會比較多見。該病患常發于2-5歲的幼齡兒童,起病于上呼吸道感染的3-15天內,主要臨床表現是水腫和蛋白尿,部分患兒或不出現水腫。
“作為家長,可觀察是否有以下現象,判斷孩子是否并發了腎病綜合征,”成學琴介紹,“水腫以上眼瞼、雙下肢、腹部、生殖器水腫最為多見。孩子突然從雙眼皮變成單眼皮;脛前骨(雙腿膝蓋下)部位用手指按壓后形成凹陷,不能立即回彈;陰囊明顯腫大、鼓包等。蛋白尿通常會有持久不消的泡沫,或尿液不清透、渾濁,甚至出現血尿,同時,患兒小便次數和量明顯減少等。”如出現以上情況,家長應及時到醫院檢查尿常規,明確尿蛋白是否異常。此外,少數病情嚴重的患兒會出現肺水腫、腦水腫等,引起呼吸困難、休克等危急情況。
“很多家長聽說是腎病就慌了,雖然腎病綜合征是一種慢性腎病,但大部分情況下不會影響孩子的腎功能,家長不必過于擔心。只要及時發現病情,嚴格遵從醫囑,經過9-12個月的治療,臨床癥狀都能控制得很好。”成學琴說道。
在腎病綜合征的治療過程中,家長應做到以下幾點:第一,預防感染是重中之重。尤其是停藥后的3-6個月是最易復發的階段,患兒應避免到人多密集的地方,出門戴好口罩,做好防護。第二,浮腫期間患兒需嚴格限水、限鹽,少喝水、奶、湯等。第三,遵醫囑用藥,不可擅自減藥停藥。腎病綜合征治療的主要方式是激素,部分家長擔心長期服用激素會影響孩子正常的生長發育,一旦復查蛋白尿正常,就給孩子減藥停藥,導致病情復發。甚至有些家長尋求民間的江湖偏方,這不僅有可能加重腎臟損傷,使病情更難控制。
標簽: 孩子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