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初,“新基建”這一關鍵詞成為了關于中國經濟政策最熱的概念之一,從中央到地方都在加速布局。在本次全國抗擊新冠疫情的過程中,“新基建”所涵蓋的各大技術也發揮了重要作用。從遠程會診、熱成像測溫,到全民在線辦公、在家上課,新型基礎設施顯露鋒芒,為全民抗疫提供了重要支撐,更顯示出了其推進各個領域生產方式的大規模變革,創造并釋放效率紅利的巨大潛力。
此次全國上下數字抗疫卓有成效,給之后的“新基建”項目逐步啟動也帶來了很多啟示,其中之一就是“新基建”的提供方要找準并吃透社會各界對新興技術的真正需求,這樣才能讓“新基建”發揮出最大的效用。
科技公司作為“新基建”中的技術提供者與生態建設者,作用尤為舉足輕重。作為中國頂尖科技企業之一,聯想集團長期錨定智能化變革的戰略發展方向,圍繞集團的3S戰略,在“新基建”核心領域全面布局,為實現基礎設施的數字化、智能化提供全面解決方案,是智慧基建的核心提供商。就此,聯想集團高級副總裁,企業科技集團總裁童夫堯滿懷信心地表示:“在‘新基建’這個領域里面,聯想不僅僅是一個參與者,還是一個先行者。”
真正解決客戶痛點,聯想集團全面釋放智慧基建潛能
聯想企業科技集團于去年在數據中心業務集團中國區的基礎上成立,主攻集團戰略中的“端-邊-云-網”智能基礎架構,長期以來在5G、數據中心、邊緣計算、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等領域進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積累下了豐富的產品線,讓聯想成為了一家在“新基建”領域具備全方位能力的廠商,并逐漸從傳統的硬件提供商轉型為技術提供者。
有了全面、過硬的產品,聯想集團所做的不僅僅是將它們簡單地送到客戶手中,而是真正從客戶需求出發提出解決方案,幫助不同社會主體高效利用“新基建”,充分釋放其中蘊含的無限潛力。童夫堯認為,目前應該考慮的是,在“新基建”平臺上,如何給客戶帶來更方便、更豐富多彩的應用。各行各業的企業真正關心的是,如何利用“新基建”幫助自身實現數字化轉型。
實際上,從2016年起,聯想便開始輸出自身的智能化轉型經驗,為其它企業的轉型賦能。憑借著深厚的行業積累,聯想集團能夠深刻洞察客戶轉型中的業務痛點,為他們提出極具針對性的,從規劃、設計、建造到運維的端到端、全流程解決方案。
以北京市某區政府的政務服務管理辦公室區政務服務中心一二層大廳信息化項目為例,聯想企業科技集團為客戶的每一項需求都做到了“對癥下藥”。一站式服務大廳數據中心主要面向民眾服務,一旦軟件或硬件崩潰,將直接導致業務辦理的中斷。同時客戶還十分重視數據安全,希望設備能做到國產自主可控。為此,聯想提供了為中國區客戶特殊定制的ThinkSystem SR590,搭配雙機熱備軟件Sure HA建設雙機集群,并將主、副服務器放置于不同的機柜,當發生如單機柜斷電、短路、火災等極限破壞性條件的時期仍然可以通過在另一臺服務器上無縫執行業務,實現用戶對業務連續性和數據安全的絕對要求。此外,考慮到許多事業單位都沒有單獨設立IT部門,有的IT管理同事也會負責從機房運維到業務維護所有工作職責,聯想也提供了簡便的硬件維護方案。通過內置的xClarity管理軟件,管理員能夠通過單一管理界面對數據中心內所有ThinkSystem產品家族進行集中管控,大大降低運維壓力,減少誤操作的可能性,提供數據中心級的可管理性與可靠性。
除硬件外,聯想的人工智能方案也能做到“量體裁衣”。聯想集團基于對行業專有業務的深入理解,結合聯想在算力、數據、算法等方面產品的強大實力和優勢,深度參與了國家郵政局利用IT信息化手段實現安全監管的重大“綠盾”工程建設項目,并支撐起了六大核心業務系統之一的“安全預警系統”。基于聯想AI技術打造的“安全預警系統”,可以利用市場監管、實名制監管、行政執法等系統積累的快遞面單信息、狀態信息、申訴信息、檢查執法信息等,開展寄遞渠道安全監管的預測預警,同時針對企業/人員/區域等開展安全風險分析,達到寄遞渠道主要安全事件的風險預判、提前預警,支撐行政執法、應急指揮等監管行為,實現提前布局和主動出擊。
結合深厚的行業積累和精準的行業洞察,聯想能夠真正從客戶需求出發,有的放矢,幫助客戶提高“新基建”設施的利用率與利用水平,加速智能化轉型。隨著各地“新基建”項目的逐步啟動,聯想將積極參與其中,并著眼于促進“新基建”在全國各行各業中的滲透和使用,助力中國經濟提升全要素生產率,釋放效率紅利。(一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