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前,沛縣胡寨鎮7名退休村干部按照“慣例”享受的春耕救助款這一特殊“待遇”,在縣紀委監委的涉農資金監管平臺上頻閃“紅燈”,剛到手的5150元救助款被強制退回群眾手中,7名責任人也受到相應查處。
今年以來,沛縣紀委監委創新科技監督模式,建成涉農資金流監管新平臺。“我們充分發揮‘1+7’監督優勢,在監管資金、監管對象、監管業務和預警對象四個方面實現擴容升級。” 沛縣黨風政風監督室主任賈峰立介紹說,監管新平臺在原有扶貧資金線的基礎上,擴大到危房改造、教育助學、殘疾補貼等71條資金線,由陽光扶貧系統中建檔立卡戶的信息擴大到全縣1840名村兩委成員和13850名干部近親屬信息。
截至目前,預警模塊共反饋202條預警信息,涉及低保、救災救助、建檔立卡戶少兒病殘救助等11條非普惠類涉農資金線合計50.48萬元,已核查136條,其中違規違紀的線索49條。
“監管平臺不僅能精準查詢,還能快速捕捉黨員干部廉政風險點,進行廉政預警提醒。”沛縣縣委常委、縣紀委書記、縣監委主任李靜介紹說,平臺通過對村干部廉政預警信息核查,全縣有60多名“多吃多占”的基層干部“現形”。
記者 李先昭
通訊員 戴蘇林 袁倩然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