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質量到底該如何評估?12日從市人社局獲悉,我市制定的江蘇省就業質量評估規范地方標準正式實施。這就意味著,今后在無錫乃至全省,就業質量將不再是一個模糊的概念,而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定量指標,這些采集來的“大數據”經過分析處理后,將“說”出就業質量的好壞。中國就業促進會會長張小建點贊,無錫制定出了全國首個就業質量評估的地方標準,走在了全國前列。“無錫標準”不僅對提高本地整體就業質量意義重大,對全國其他城市也有借鑒作用。
“無錫要當好全省高質量發展的領跑者,高質量的就業支撐必不可少。”市人社局負責人坦言,制定實施全國首個就業質量評估標準是我市的“內生需要”。通過評估就業質量,我市可以更靈敏、更全面地把握產業轉型發展對人力資源需求的“新方向”,找到提高就業質量的方法和路徑。從2015年起,我市就開始探索通過采集宏觀指標數據、微觀調查數據,構建就業質量評估指標體系。
在多數人看來,工資越高,越體面,就業質量就越好。而“無錫標準”并不認為工資是評判就業質量的唯一標準,職業安全、勞動關系、就業公平等都是影響就業質量的關鍵因素。市人社局相關人士介紹,我市就業質量評估標準從“三大對象”和“八個維度”確定了41項宏觀指標、47個具體數據項。其中,“三大對象”是宏觀經濟指標、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八個維度”包括就業機會、勞動報酬、就業能力、社會保障等。
目前,我市就業質量如何?相關人士介紹,人社部門采集了2010—2016年全市宏觀指標數據,2014—2016年抽樣調查了2200多家用人單位、2萬多位勞動者,綜合分析后顯示,全市就業質量呈上升趨勢,但單向維度的數據也透露出一些問題苗頭。如,勞動者就業能力有待提升。
“就業質量評估猶如‘風向標’,為政策制定指明了方向。”市人社局負責人說,就業質量評估報告提出勞動者就業能力不足的問題及對策,被今年市政府“1號文”采納,新政明確將加大職業培訓補貼力度,提升勞動者就業技能。就業質量評估的關鍵是應用,今后,市人社部門將依據“無錫標準”,重點開發就業質量評估報告模塊,發布年度就業質量白皮書,為我市科學制定政策提供參考。(馬雪梅)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