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介壽院士看望傷者。 汪衛東 攝
中國江蘇網訊 “踏進國門的那一刻,我的心就踏實了,回家真好!”4月24日上午,在東部戰區總醫院普通外科病房,當95歲的黎介壽院士走進病房,經歷了斯里蘭卡爆炸受傷的90后中國女孩張某激動地說。據了解,張某目前體內發現至少7處彈片傷,手術后預計1個月可康復出院。
受傷南京在校大學生回國治療
據報道,斯里蘭卡當地時間21日上午,該國首都科倫坡等多地發生爆炸,在斯里蘭卡進行考察和執行科研任務的南京某高校在讀研究生張某事發時正在發生第一次爆炸的酒店用餐。受傷后,她被緊急送往當地醫院接受治療。
4月23日下午,在中國駐斯里蘭卡使館的安排下,張某經過當地醫院初診后被迅速轉診至東部戰區總醫院,接到救治任務后,醫院立即啟動應急預案,騰出專用床位,組織了普通外科和骨科等多學科專家進行專項治療。
4月24日上午,記者在東部戰區總醫院普外科病區看到了正躺在床上的張某。在與記者交流中,張某精神狀態不錯,沒有讓他人陪護。交談中,記者了解到,張某全身有十幾處傷痕。記者看到,張某暴露出來的手部受傷位置已經包扎了起來。
“目前張某的生命體征是比較穩定的,可以正常吃東西。”該院普通外科副主任醫師丁威威說。
體內至少有7片爆炸彈片
據丁威威介紹,由于爆炸傷合并異物污染,部分傷口已經有了膿液,針對這部分傷口后期將通過膿液培養結果明確抗生素治療方案。同時,在查體中發現,目前張某全身至少有7處彈片傷,主要集中在四肢、臀部和背部。其中在膝關節腘窩位置有集中彈片傷,考慮到彈片周圍有豐富的血管和神經,這對于后期手術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當黎介壽院士詢問張某哪里感覺到疼痛時,張某告訴黎院士:“現在我的身體狀態還可以,就是包扎的位置會感覺到疼痛,尤其是肩部疼痛感明顯,左腳外側與跟腱處一直很麻。”黎介壽院士叮囑張某要少活動,因為對彈片損傷的內部情況還不太了解,擔心彈片會在體內活動,從而增加更多的損傷。
預估一個月可以康復
“由于前期檢查缺乏系統評估,處理最大的難點是全身多處彈道的深度和數目,要盡快完善檢查,做好充分準備,了解彈片的成分,要進行清創、預防感染等措施!”丁威威告訴記者,醫院已經為張某開通了綠色通道,入院檢查治療全程綠色通道。如果恢復順利的話,一個月左右,就可以回歸正常生活了。
與此同時,醫院組織了心理專家對傷員進行護理,并撫慰家屬,解除心理上的壓力。“不能讓他們心理上也留下創傷,要給她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讓她感受到回家的溫暖。”
通訊員 干振華 汪衛東
南京晨報/愛南京記者 戚在兵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