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稱棠邑,南京六合區地處“吳頭楚尾”之地,素有“京畿之屏障、冀魯之通道、軍事之要地、江北之巨鎮”之稱。而今日的六合作為國家級南京江北新區的重要組成板塊,扛起了南京“北大門”的職責。
春節假期后首日,六合區步履不停,召開優化營商環境座談會,推動六合營商環境、服務企業發展再上新臺階。從新年第一會以深化作風建設、優化營商環境為主題,到近期優化營商環境座談會的召開。2022年,六合區已然釋放出抓作風、抓環境的強烈信號。
“加減乘除” 擦亮營商環境品牌
目前,優化營商環境已逐步上升為城市發展戰略高度,成為地方競爭的重要抓手、區域經濟的直觀體現。隨著南京都市圈獲批一年和江北新主城加快建設,六合的區位優勢愈發突顯,綜合實力不斷提升。
水深則魚悅,城強則賈新。營商環境既是檢驗政府行政效力和工作作風、地區經濟軟實力的量尺,同時也是城市引來“金鳳凰”的核心競爭力,六合區堅持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提振市場主體信心的關鍵舉措,以打造“市場主體向往、人民群眾滿意”的營商環境為目標,不斷提升企業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助力全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圍繞如何擦亮營商環境招牌,六合區給出了“答案”。即:做好“加減乘除”文章,包括創新舉措做 “加法”,部門協同做“減法”,法治助力做“乘法”,責任夯實做“除法”。
具體來看,六合區在南京首創“免申即享”,切實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實現從“企業找政策”變成“政策找企業”,并獲評南京市首批“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十佳案例。此外,六合與安徽來安、揚州儀征等周邊地區建立“跨省通辦”“省內通辦”協作機制,這是六合區全程代辦、一網通辦、全區通辦等便民服務舉措的又一次升級。多項舉措疊加,使得人民群眾和市場主體獲得感更強,便民惠企政策保障措施更實。
在“做減法”方面,六合將店招店牌設置備案材料從7樣縮減至3樣,實現最快1天渣土處置審批。并且,六合開設“企業開辦一件事”窗口,為企業提供一站式服務,在“企業開辦一件事”專窗,提交材料最多可由30份減至12份,簡化60%,辦理環節最多可由8個減少至1個,大大縮短了辦理環節。
此外,針對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普遍問題,2021年初,六合區創新推出“訂單融資”法律服務,由區優化營商環境法治服務中心牽頭,組建“訂單融資”項目服務團隊,以法治助力做“乘法”。同時,為應對疫情的不利影響,六合落地落實惠企政策,出臺《六合區應對疫情影響支持企業穩定發展八條措施》,確保企業平穩運行,責任夯實做“除法”。
法治助力 營造最優營商環境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近年來,六合區始終把法治作為營商環境的核心要素,積極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法,為全區優化營商環境提供有力法律服務和法治保障。
以法治方式呵護營商環境,六合三大舉措并舉,著力構建營商環境“111”法治服務體系,成立1個區優化營商環境法治服務中心,推出妥善處理涉企案件、多元化解矛盾糾紛、增加法律服務供給、政法干警“進網格走企業”等11項法制服務措施,一站式解決咨詢辦理企業生產、管理、經營的涉法涉訴問題,創新“網絡+網格+企業”線上服務模式,不斷提升審批服務便民化水平。與此同時,成立政法網格員隊伍,組建“同心·律師服務團”等專業團隊主動上門為企業進行“法治體檢,并提高執法監管“精度”,統一執法監管“尺度”,有效保護企業正常生產秩序。
得益于營商環境的不斷優化與廣大企業的共同努力,六合區在高質量發展方面再次邁上新臺階:近兩年里,六合在中國工業百強區排名中前進42位,2021年躋身全國三十強;六合開發區入圍省級開發區20強,獲評江蘇省智慧園區、中國經濟十大最具投資價值開發區。
2022年一月,經南京市發改委征集比選,六合區創新推出的訂單融資法律產品入圍全市二十個優化營商環境創新優秀案例。通過將法治規范嵌入“訂單融資”全過程,有效打通了銀企對接“中梗阻”,為中小企業發展注入金融活水。
作風建設,營商環境的“晴雨表”
目前,優化營商環境已然成為全國各地經濟提速發展的普遍共識和主要手段。而優化營商環境則離不開作風建設,唯有以優良的作風為保障,才能助力良好營商環境的形成。六合區深諳兩者關系,因此,今年春節后第一個工作日,南京市深化作風建設優化環境推進會結束后,六合區立即召開續會。并在當天下午,緊接著召開優化營商環境座談會,與企業家面對面,聽取代表意見。
在南京新年第一會上,市委書記韓立明指出,干部作風和營商環境是一個地方的核心競爭力,是城市軟環境的主體支撐,并強調,在新一年中要聚焦“嚴作風優環境促發展”,以作風大提升、環境大優化推動發展大突破。對此,六合區委書記李萬平提出,要對照群眾期待看一看、對照先進地區看一看、對照發展需要看一看,找準查實六合區在作風建設和營商環境中存在的突出問題。
就今年作風建設中的重點,南京市定下了“服務企業更及時、聯系群眾更暢通、項目突破更務實、改革創新更爭先、矛盾攻堅更見效、基層治理更協同”“六個更”任務,李萬平強調,要深刻把握其中蘊含的底線思維、服務意識、發展追求和民生情懷,比政治擔當、比發展擔當、比為民擔當、比干凈擔當,通過“四個比一比”,切實將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落實。
優化營商環境,作風建設是“晴雨表”。近日,六合區商務局召開商貿企業座談會,再次聚焦作風建設,傾聽企業心聲、問計于企,改進工作作風,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面向“十四五”,六合區將在更大格局、更高站位推進營商環境建設,持續擦亮營商環境金字招牌,賦能經濟高質量發展。
同時,針對作風建設怎樣才能抓出更大成效的問題,李萬平表示,要始終以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的韌勁,堅持發展導向、實干導向,經常做到“五個問一問”,合力推進作風建設取得更大成效。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