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棟棟現代化樓宇拔地而起,一條條寬敞的道路上車輛川流不息;一個個項目落地生根,一處處園區活力澎湃;清澈的河流環繞著白墻黛瓦的新農房,整潔的環境讓人心曠神怡;現代化溫室大棚里碩果累累,一片姹紫嫣紅;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里,一場場文化活動火熱進行……
初春,鹽城大地生機勃勃,活力四射。剛剛閉幕的兩會上,鹽城提出,緊扣“強富美高”總目標,聚焦勇當沿海地區高質量發展排頭兵的目標定位,按照“12357”的總體思路,強化機遇、責任、開放和行動意識,推動質量、總量、速度和特色全面顯著提升,探索走出具有鹽城特色的現代化建設之路。
城建項目虎力全開
夯幸福之基
2月27日上午,鹽城市兩會閉幕。當天下午,全市城鄉建設重點項目暨南海未來城鴻蒙科創園開工活動吹響號角。此次活動設市主會場和10個縣(市、區)分會場,首次以視頻連線的方式開工城鄉重點項目共63個,計劃總投資389.2億元。
現代快報記者梳理發現,63個重點項目涉及公共配套、住房建設、城市路橋、市政公用、水利設施、綜合交通、鎮村建設、園林綠化、城市管理等領域,其中更多地體現了民生導向,主要集中在安置房、城市功能、口袋公園、污水處理廠等相關項目。
放眼鹽城各地,城市發展的新熱潮撲面而來。
鹽城經開區一季度城建項目開工6個,分別涉未來科技城西區、全域河道生態治理、“口袋公園”;東臺市一季度開工項目5個,計劃總投資39.21億元,涵蓋基礎設施、城市更新、鄉村振興等多個領域;響水縣一季度開工項目5個,總投資約40.55億元,其中住房保障類2個;濱海縣一季度開工項目5個,總投資約51.35億元,其中住房保障類2個……
“小院攬星蘆葦繞,鎮上多嬌,飛鳥臨水照……”坐落在建湖縣九龍口的淮劇小鎮,有著“村在蕩中,蕩在村中”的獨特空間風貌。2月27日,淮劇小鎮二期建設正式開啟,未來將成為建湖文化內核中的又一道風景線。
過去的一年,鹽城實施城建重點項目793個,完成投資1986億元,城鄉面貌悄然發生改變,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與日俱增。2022年,該市鉚足干勁繼續發力,計劃實施城鄉建設重點項目941個,為鹽城高質量發展注入新的強勁動能。
綠色和低碳共賦能
增幸福之色
“每天早上都是走路上班,外出辦事騎共享單車。”在鹽南高新區新弄里上班的李曉俊說,家離單位也就幾里路,走路四十分鐘,既鍛煉了身體又低碳環保。“車廂內噪音小、震動少,坐起來非常舒服。”在鹽城高鐵站,剛下高鐵無縫換乘公交的劉一峰,對純電動公交車贊不絕口。
文明用餐·公筷公勺;文明健康·有你有我……近日,現代快報記者在鹽城各大餐飲店走訪發現,各店在顯著位置貼有宣傳海報,每張餐桌上都擺放著公筷公勺,處處都能感受到倡導綠色、健康消費的良好氛圍。
3月1日,在鹽城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天合光能智能車間內,幾百臺自動化生產設備馬力全開。“主要生產光伏組件和光伏電池片,是天合光能在全球生產中的最大基地。”天合光能鹽城制造基地相關負責人介紹。
作為鹽城大豐新能源裝備制造的龍頭企業,新疆金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2009年來到大豐開啟“追風之旅”。“選擇鹽城,正是看中了這里風電產業發展的前景,這里是海上風電發展的最前沿。”江蘇金風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寧海峰說。
值得一提的是,鹽城已成為長三角地區首個千萬千瓦新能源發電城市。高水平舉辦全球濱海論壇,中國黃海濕地博物館建成開放;串場河、新洋港、通榆河全流域治理扎實推進;近岸海域優良海水面積比例達86.9%,條子泥成為全國首批美麗海灣……去年,鹽城堅持綠色低碳發展道路,為百姓的幸福增色。
統籌推進鄉村振興
添幸福之彩
2月27日,正值周末,鹽都區郭猛鎮楊侍生態園迎來一批上海自駕游客。“老喜歡采摘這里的農家菜帶回去,生態環保又健康,儂這里的價格比阿拉上海的批發市場還便宜好多的嘞!”50多歲的女游客洪女士邊打包新鮮蔬菜邊開心地說。
一年之計在于春。在射陽港經濟開發區廣袤的田野上,數臺大型噴灑裝置正在來回“奔波”,對小麥追施返青拔節肥。“3000畝的土地10天就能完成施肥作業。”合作社理事長徐鵬介紹,有機肥代替原有的化肥,進一步改善了耕地質量,提高農產品品質,增加畝均收入,是綠色有機農業發展的方向。
鄉村振興,重點是產業振興。阜寧縣在“培、激、用”上下功夫,打造“領頭雁”,涌現出一大批鄉村振興致富帶頭人;大豐區將人才、資金等各種要素逐步投放在產業振興領域,培育生態農業、旅游農業等多元化鄉村產業形態;鹽都區做特做優做強園區、叫響“一村一品”品牌等途徑,培植一批特色鮮明、前景廣闊的鄉村產業……
去年,鹽城著力推進鄉村振興,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效果: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整體謀劃黃河故道片區發展;糧食、生豬等主要農產品產量全省第一,農產品加工產值突破3000億元;“小田變大田”改革入選全國農村改革試驗典型案例;鄉村振興實績考核蟬聯全省設區市綜合排名第一等次。
“我們要扛起農業大市擔當,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更富成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提升農業質量效益和綜合競爭力,加快建設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新時代魚米之鄉。”鹽城市相關負責人稱。
著力辦好民生實事
敲幸福之門
“以前我一直在無錫一家電子廠上班,孩子都是老人帶,現在孩子上學了,為了孩子,我就辭職回來了。”婷婷是亭湖區新興鎮同心村的一名陪讀媽媽,去年她在區人社局舉辦的專場招聘會上,如愿在家門口找到了一份工作,“公司實行按件計酬,如今照顧家庭和上班兩不誤,我一個月還能掙3000多元。”
3月2日,現代快報記者走進濱海縣坎北街道長法村農民集中居住區,只見道路寬闊平整,青瓦白墻的建筑讓人眼前一亮,停車場、村民廣場、公共服務中心一應俱全。“以前房子年久失修,村里規劃建設集中居住區后,只花十幾萬元就搬進了寬敞的新家。”談起現在的居住環境,村民陳清龍心里滿是喜悅。
建成6所幼兒園和2所中小學;全區改善農民群眾住房條件3600戶;新建健身步道14公里,為25個老舊小區安裝新的室外體育健身器材,改造提升4個縣級體育公園;新增城鎮就業6000人,援助就業2000人,扶持創業2000人……這是2021年鹽都區完成的十件民生實事。
“養老服務中心硬件設施好、服務水平高,在飲食起居各個方面都給我們提供了無微不至的照料,我們很滿意。”近日,亭湖區毓龍街道洋西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感受到處處都是“家”的氛圍,老人朱平漢豎起了大拇指。
民生問題事關群眾切身利益。“每年80%左右公共財政支出用于民生,五年累計投入808億元、辦成100項民生實事項目。”鹽城市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繼續在就業、教育、醫療、養老、住房、社會保障、體育、安全、法治等民生實事方面下功夫、做文章,讓更多群眾享受到發展帶來的紅利,不斷提高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滿意度。
來源:現代快報
原標題:鹽城:建設人民滿意的幸福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