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保糧食播種面積1153萬畝左右
總產量100億斤以上
新建高標準農田69.43萬畝
確保全市村集體經營性收入
增幅保持在10%以上
......
近日
2022年市委一號文件
《關于做好2022年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實施意見》
出臺
今年,徐州在
鄉村發展、鄉村建設、
鄉村治理和農村改革等方面
再提檔!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怎么做?
徐州提出高要求!
穩住農業基本盤
全面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嚴格糧食安全責任制考核。
確保糧食播種面積1153萬畝左右、總產量100億斤以上。
01
保障重要農副產品有效供給
落實生豬穩產保供屬地責任,穩定生豬生產長效性支持政策,加強生豬產能逆周期調控,能繁母豬穩定在22萬頭左右,規模養殖場保有量穩定在1300家以上。
蔬菜播種面積穩定在615萬畝左右。
02
落實耕地保護硬措施
實行耕地保護黨政同責,嚴守耕地紅線。把耕地保護作為剛性指標實行嚴格考核、一票否決、終身追責。
強化現代農業基礎支撐
01
高標準建設“噸糧田”
深入實施耕地質量提升工程,新建高標準農田69.43萬畝。
開展農業生產全程全面機械化推進行動,爭創第二批省級全程全面機械化示范縣,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86%。
02
加快種子種苗產業發展
依托現有相關種苗資源庫、科研機構,組建種業科技創新聯合體。
實施農業種質資源保護與創新利用、企業主體培育、種業供給能力提升工程。
03
建設鄉村振興科技支撐平臺
推進全國農業科技成果轉移服務中心淮海分中心建設,促進農業科技成果和種業科技成果轉移轉化。
強化農業重大災害防范應對,完善農業自然災害防御機制,強化防災減災能力建設。
持續推動“兩個增收”
01
深入實施富民強村幫促行動
開展低收入人口常態化動態監測認定,及時落實各項幫扶措施,確保農村低收入人口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農民平均增幅。
02
扎實推進農民收入十年倍增計劃
健全完善農民收入持續較快增長長效機制,確保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城鎮居民平均增幅。
促進農民就地就近就業創業,落實落細各類農民工穩崗就業政策,激發農民創業活力。
集體經濟方面,鞏固拓展資源發包、物業租賃、資產經營等發展路徑,創新探索融合經濟、綠色經濟、服務經濟、“飛地”經濟,推廣村村抱團、企村聯建、村社融合等發展模式,確保全市村集體經營性收入增幅保持在10%以上。
加快構建鄉村產業體系
01
打造現代農業全產業鏈
制訂實施農業全產業鏈培育三年行動計劃,聚焦稻麥、水果、蔬菜、生豬四大重點全產業鏈和大蒜、銀杏、肉鴨、肉雞、食用菌、牛蒡六大特色全產業鏈,全面推行市級領導包掛、縣級領導推進的“鏈長制”。
統籌推進現代種養、冷鏈物流、休閑觀光等重點領域招商,貫通產加銷、融合農文旅,培育1—2個全產業鏈價值超百億元的“鏈主企業”和典型縣(市)區。
02
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做優做強國家級中晚熟大蒜和蘇系肉雞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加快推進農產品加工業提檔升級,做大做強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持續實施鄉村休閑旅游農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
03
提升農產品質量效益和競爭力
完善“1+4+N”農業品牌體系,新增省級目錄品牌5個,創建省級特色農產品優勢區1—2個。
04
推進農業農村重大項目建設
開展農業農村重大項目提質增效年活動,聚焦穩產保供、產業融合、綠色發展等重點領域,建立健全財政獎補、土地供給、金融服務等機制。
強化“三農”政策支撐保障
01
縱深推進“三鄉工程”
完善鄉村人才振興工作體系,推動縣域人才統籌培養引進使用,健全完善鄉村人才市縣鎮村四級管理和服務網絡。
02
落實農村綜合改革任務
深化農村承包地和宅基地“三權分置”改革,全面加強承包經營糾紛調解仲裁工作。
建立健全宅基地審批制度,分階段逐步開展線上審批。
做好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后半篇文章”,抓好確權登記、股份量化等成果應用。
03
健全多元化支農投入機制
深入推進涉農資金統籌整合,確保財政支農投入力度不斷增強、總量持續增加。
04
培育壯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建立新型經營主體發展聯席會議制度。
壯大市級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會力量,組建縣級家庭農場聯盟,引導農業經營主體抱團發展。實施農業社會化服務提質行動,把小農戶引入現代農業發展軌道。
綠水逶迤去
青山相向開
未來的徐州新農村
值得期待!
來源:徐州發布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