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江蘇省生態環境廳依據《江蘇省縣(市、區)PM2.5濃度排名規程(暫行)》及《關于公布江蘇省縣(市、區)省控環境空氣質量監測點位的通知》規定的排名要求,對54個縣(市、區)空氣質量狀態進行排名并向社會公布。
其中,PM2.5濃度相對較低的地區主要集中在南通、蘇州、鹽城三地。南通啟東以PM2.5濃度31微克/立方米位列全省第一。而徐州沛縣、睢寧等地的空氣質量改善工作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南通:繪就“靚”眼底色
在本次省生態環境廳公布的PM2.5濃度排行榜中,南通啟東的成績可謂“靚”眼:啟東以PM2.5濃度31微克/立方米的成績占據榜首。與此同時,啟東PM2.5濃度改善幅度達到3.3%,位居全省第七;并以優良天數比率96.4%和南京六合、常熟、張家港、昆山等地并列全省第六。據悉,此次也是自2019年以來,啟東連續3年蟬聯空氣質量全省桂冠,南通啟東已成為全省“深呼吸”的不二目的地。
在“江蘇第一藍”這一稱號背后,是啟東對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視與深入推進。2021年,啟東新建15個區鎮大氣環境自動監測站點,實現環境空氣質量自動監測全覆蓋,建立健全鄉鎮“點位長”責任制,為精準治污“捕風捉霾”。全市共完成98個大氣污染防治工程項目、644個大氣污染防治工程任務,減排揮發性有機物432噸。2021年,啟東市細顆粒物PM2.5年均值為23.2ug/m3,同比下降7.2%,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達93.2%,同比上升1.9個百分點,兩項指標均位列全省第一,空氣質量改善成效取得歷史性突破。
除了啟東,南通的如東、通州、海門在PM2.5濃度相對較好排行榜中同樣名列前茅,南通如東以32微克/立方米的成績與常熟并列全省第二位,僅次于啟東。這得益于南通市對生態環境保護的扎實推進。據2022年南通市政府報告顯示,南通目前已建成國家森林城市、全國綠化模范城市、國家節水型城市、國家生態園林城市,空氣質量達到國家二級標準,優良天數比率領先全省,污染防治成效顯著。污水、垃圾、危廢處置能力分別提高18%、50%和600%,深入推進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實踐引領區建設,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南通模式”得到全國推廣。
蘇州、鹽城生態保護可圈可點
從本次省生態環境廳披露的各項數據來看,蘇州、鹽城兩地的空氣質量同樣可圈可點:在PM2.5濃度相對較好排行中,蘇州太倉、昆山、常熟、張家港和鹽城鹽都、大豐躋身前十。在優良天氣比率中,常熟、張家港、昆山、太倉更是以96.4%的比例并列全省第六位。從“生態之城”到“美麗江蘇”標桿城市,蘇州生態環境保護方面成色十足。
今年1月,蘇州市政府辦公室印發蘇州市“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展望2035年,蘇州將總體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空氣質量將得到根本改善,水環境質量全面提升,全面實現建成“美麗江蘇”標桿城市的遠景目標。在規劃中,蘇州明確提出,至2025年,蘇州空氣質量優良比例保持在86%以上,PM2.5年均濃度控制在28微克/立方米以下,美麗蘇州建設在空間布局、發展路徑、動力機制基本形成。
2022年3月4日,蘇州全面部署2022年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在會議上提出了今年生態環境工作主要目標,具體來看:PM2.5年均濃度達28微克/立方米,優良天數比率達到85.4%;國考斷面水質優Ⅲ比例不低于86.7%。
在本次排行中同樣成績不俗還有江蘇鹽城市。作為世界自然遺產地,鹽城坐擁太平洋西岸和亞洲大陸邊緣面積最大、生態保護最好的海岸型濕地。鹽城市堅持資源保護優先和污染治理兩手抓,空氣質量連續多年位于全國前列。在2021年舉辦的市第八次黨代會上,鹽城首次在黨代會報告中提到“NbS”這一概念,即實施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作為首個將NbS寫入黨代會的設區市,“好生態”已然成為鹽城最具特色的城市名片。
“錯峰生產”的徐州,進步空間明顯
根據江蘇省生態環境廳披露信息,不論是在PM2.5年均濃度還是優良天氣比率方面,徐州的沛縣、豐縣、睢寧均存在較大的改善空間。
在各地PM2.5濃度排行表中,徐州沛縣的PM2.5年均濃度為59微克/立方米,豐縣數據為55微克/立方米,這與其自身的地理位置和產業具有一定關系的。徐州地處蘇皖魯豫交接區域,曾是一座典型的工業城市。煤炭、機械等產業是徐州城市經濟的主要力量,這直接影響區域空氣的質量。此外,徐州也是南方城市里唯一有集中供暖的城市,據徐州市環保局環境監測中心站分析,冬季燃煤取暖造成的煙塵等污染物排放增加,二氧化硫、PM2.5污染物加重也是左右徐州空氣質量的重要原因之一。
對此,徐州近幾年相繼編制并印發8個產業集群VOCs(揮發性有機物)綜合治理實施方案,推動940家企業實施綜合治理。并針對VOCs治理,率先提出“錯峰生產”,按照“深度治理一批、提標改造一批、整合淘汰一批”的原則,深度治理217家,提標改造612家,整合淘汰111家,分別在邳州、賈汪、睢寧各大制造中心、生產基地建設“綠島”項目,實現污染物集中收集、集中治理、穩定達標排放。
在2021年,徐州市區優良天數達到289天,優良率79.2%,同比提高8.2%;PM2.5濃度每立方米42微克,同比降低16%,空氣質量兩項指標改善幅度位列全省“雙第一”,創下了有監測數據以來最好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