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鹽城經開區在嚴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突出重點,強化措施,全力加快重點水利工程建設,確保按期保質保量完成任務。
鹽城經開區描繪“水綠經開區”新圖景。鹽城經開區宣傳信息中心供圖
在迎春河閘站工程建設現場,混凝土攪拌車進進出出,幾十米長的高壓輸送管道不停地向鋼筋籠內灌注混凝土,工人們正加緊施工,一派大干快上的火熱場景。
迎春河閘站位于鹽城經開區境內迎春河北端,是鹽城市第VI防洪區的主要防洪排澇建筑物。該工程計劃總投資2500萬元,為II等中型閘站,設計排澇流量12立方米每秒,設自排孔一孔、凈寬4米,抽排孔三孔、單孔凈寬均為4米,建成后可極大提高區域排澇標準,護航第VI防洪區企業和項目的汛期安全。
自去年10月底開工建設以來,施工方緊扣時間節點,克服重重困難,在保證施工質量和安全的前提下,推動工程始終保持建設“加速度”。施工單位負責人樹如貴說:“施工范圍內環境復雜,有若干高壓線、污水管道、蒸汽管道,我們精心做好高壓線防護、電線桿圍護、管道支護,確保施工安全高效。”
目前,該工程已完成泵站站身、清污機橋及外河側翼墻施工,正有序推進內河側翼墻施工、設備安裝、河道施工等各項工作,預計今年汛前完工并投入使用。
在做好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鹽城經開區還將河道生態治理作為改善水生態環境的重要手段,先后完成高速圈生態廊道內40段河道綠化補植,完成縣鄉級河道和農村村莊河塘整治27條,成功將勝利河、團結河創建為鹽城市“幸福河湖”。
今年,鹽城經開區將聚焦“水系通暢、坡整岸綠、生態自然、長效保潔、水質良好、景美宜人、群眾滿意”的目標,對全區66條河道開展高標準生態治理,全線實施河道清淤、環境整治、綠化景觀,打造流域性河道生態治理樣本,夯實“水綠經開區”的生態基底。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