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17點50分,我國首型固體捆綁中型運載火箭長征六號改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將浦江二號衛星和天鯤二號衛星送入預定軌道。長征六號改火箭是我國第一型“混合動力”的新一代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實現了我國固體捆綁等一系列技術新突破,為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的創新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南京藝術學院傳媒學院與上海埃依斯航天科技有限公司于2018年簽署了“數字媒體藝術產學研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在衛星、航天運載火箭的科普推廣、文化傳播、衍生產品開發等方面優勢互補,合作共贏,其中長征六號改火箭的標志設計是兩家戰略合作的最新成果,為我校在中國航天文化藝術傳播中增加了絢麗的一筆。
▲ 航天八院公眾號長征六號改宣傳圖
▲ 吊裝星罩組合體(國旗下方圖案為長六改火箭標志)
南京藝術學院“數字媒體藝術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為2009年12月獲教育部批準的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該中心本著“科技賦能藝術,智慧創造未來”的宗旨,通過十幾年的建設,逐步形成跨學科、跨媒介、跨行業的產學研實驗教學綜合服務平臺,致力于服務社會、服務人民,建設數字中國。
中心旗下ITEC新媒體創意應用研究所的團隊是由新媒體藝術家、電子工程師、軟件工程師、結構工程師、算法設計師、交互設計師、聲音設計師等交叉學科人才組成。近幾年在科技與藝術等領域創作出大量的新媒體創意作品,其中有城市夜間照明設計、文化遺產古跡立體投影、沉浸式互動影像體驗、互動聲音與音樂設計、文旅周邊產品設計、橋梁互動燈光設計、虛擬博物館、虛擬美術館等方面的成果。
中國航天是展現中國精神、中國創造和中國形象的重要窗口,其特有的自主創新奮進歷程、探索未知的科學精神,是孕育先進航天文化、優秀文藝創作的“富礦”。中國航天科技文化藝術是南京藝術學院產學研實驗教學綜合服務的方向之一。由傳媒學院副院長盛瑨教授領銜的ITEC新媒體創意應用團隊在費文杰老師、方夢陽老師以及趙紫文(博士后)、楊朋朋(研究生)和李可薇(研究生)等主創人員共同努力下,通過對長征六號改火箭的技術特征、時代意義、文化內涵等方面反復研究與推敲,前后共設計了21個標志方案,最終完成了長征六號改火箭的視覺標志設計。
▲ 長征六號改(CZ-6A)的標志
▲矗立在塔架旁的長六改火箭(圖片來源央視新聞)
ITEC新媒體創意應用團隊近年來還參與了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八研究院“新一代末子級太空驗證平臺”的仿真展示,通過虛擬動畫的方式,展示中國航天科技成果,同時還協助中國航天八院進行了相關成果的宣傳和發布。
仿真展示圖片一
仿真展示圖片二
仿真展示圖片三
未來,南京藝術學院將與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八研究院繼續緊密合作,依托學校藝術學科門類下全部五個一級學科,以及跨國家、跨學校、跨學科融合的交叉學科發展優勢,立足元宇宙智能媒體時代的數字創意產業變革,聚焦航天智能產品、未來影像、交互技術、用戶體驗等前沿問題,在產品設計、交互界面、互動展示、UI設計、仿真動畫、科普動畫、宣傳推廣等方面進行深入合作。南藝人將繼續勇挑時代重擔,堅持不斷創新,用科技結合藝術賦能社會,服務大眾。
來源: 南京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