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越來越多的老人選擇居家和社區養老。基層醫養融合服務也要加快推進。今年南京市兩會期間,南京市人大代表、江北新區長蘆街道新犁村黨總支書記陳士寬建議,將家庭病床費用納入居民醫保報銷,為慢性病患者群體減輕負擔,同時也縮短了二、三級醫院的平均住院日,節省醫療衛生資源。
近年來,社會老齡化趨勢不斷加速,加快構建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補充、醫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成為大勢所趨。家庭病床是其中的一項重要舉措。家庭病床服務能夠在患者需要的時候及時出診,還能利用家庭出診及社區健康教育講座時,有針對性地進行健康干預,方便快捷、服務周到、貼近社區居民生活的服務方式,是非常適合基層醫療衛生的一種診療模式。
陳士寬調研發現,目前符合規定的家庭病床費用已經納入職工醫保支付范圍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經費,為“一部分”社區老年人享受醫養結合服務提供了堅實保障。“但目前居民醫保暫未將家庭病床費用納入居民醫保基金支付范圍,無法實施家庭病床費用按床日付費。”在他看來,眼下探索活用醫保政策支持家庭病床服務很有必要。
“在現行基本醫保政策體系框架下,居民醫保參保人員的醫療負擔能力普遍較弱,慢性病已成為南京60歲以上老年居民重大疾病負擔,其中高血壓、糖尿病、腦血管意外后遺癥、安寧療護等慢性病患者負擔尤其沉重。”陳士寬說,很多居民寧愿等到病情嚴重再去上級醫院住院,也不愿意接受基層醫療機構的家庭病床服務,家庭病床未納入居民醫療保險是影響其利用的主要因素之一。
為此,陳士寬建議,將家庭病床費用納入居民醫保基金支付范圍,幫助社區居民,尤其是慢性病患者群體減輕負擔,使他們在家中便可得到全面的、系統的、優質的、連續性的專業醫療服務。同時,也可以縮短二、三級醫院的平均住院日,提高服務效率、節省醫療衛生資源。
他進一步解釋說,家庭病床的合理支出費用如果能夠及時納入居民醫保基金支付范圍,必然能夠促進家庭病床模式的健康發展,從而減少醫療住院的床位費、護理費及住院的檢查及治療費,并且還有可能縮短療程,對于患者來說,同樣疾病在家庭病床診治需支付的費用也會低于住院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