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業內人士分析:“調味品企業布局預制菜,有一定的紅利,但這一點卻不適用于恒順醋業,因為除了醋,在醬油、蠔油等其他方面,恒順醋業缺失完整的產業鏈。”
“食醋第一股”也來湊預制菜的熱鬧了。
近日,恒順醋業在互動平臺自曝“公司已積極研發和布局預制菜產品系列”,這立刻引來諸多關注。
二級市場上,4月6日當天,恒順醋業的股價報收10.94元/股,單日漲幅為1.96%。不過預制菜熱度撤得也很快,4月7日和8日,恒順醋業的股價持續下跌。
有業內人士分析:“調味品企業布局預制菜,有一定的紅利,但這一點卻不適用于恒順醋業,因為除了醋,在醬油、蠔油等其他方面,恒順醋業缺失完整的產業鏈。”
互動平臺上選擇性回復?被疑“湊熱鬧”
貝殼財經記者注意到,在恒順醋業的官方公告里,不曾披露過有關預制菜的信息,而仔細看恒順醋業在互動平臺的這條留言,投資者于今年1月26日提問,公司方于4月6日回復。
翻看這條互動的上下內容,可知恒順醋業于4月6日回復了一批提問,并且是選擇性回復的,比如一些2月、3月提的問題就沒有回復,而公司在2月也曾回復投資者提問,卻“遺漏”了預制菜這條。
因此,恒順醋業是否故意選擇這個時間點回復關于預制菜的提問引發關注。具體回復中其還不忘帶一句“伴隨著懶宅經濟的發展,預制菜已開始興起”。
貝殼財經記者了解到,2020年至今,預制菜領域備受資本青睞,多家企業獲得了融資,金龍魚等上市公司同樣奔著風口入局。
安信證券研報顯示,我國預制菜行業已經初具規模,市場規模約為2100億元,到2025年行業規模有望增長至6000億元左右。此外,不乏企業樂觀預測,隨著我國預制菜行業逐漸成熟,參考日本60%的滲透率,我國預制菜行業有望實現3萬億元以上規模。
資本在預制菜領域押寶潛力公司之外,A股上市公司同樣積極“開疆拓土”,布局公司中,三全食品、國聯水產、新希望、金龍魚、安井食品、龍大美食、海欣食品、味知香、天邦股份等身影顯現。
伴隨股價行情起飛,得利斯不斷釋放在預制菜領域的“野心”:2020年狹義的預制菜體量(剔除低溫肉制品類)4億多,2021年營收增長較快,預計2022年預制菜營收規模約12億元。目前公司的預制菜產能并未充分釋放,預計2022年隨著風口擴大、B端客戶資源壯大,預制菜營收翻倍可行性較大。
那么,大眾對于恒順醋業這一舉動反應如何?
從股吧談論情況來看,很多股民已經知道了這一消息,有人調侃企業這是在“湊熱鬧”,也有的投資者稱“賣預制菜不如賣酒”……
近兩年凈利持續下滑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分析道:“近兩年,政策端、資本端、產業端都利好、追捧預制菜。調味品企業布局預制菜,有一定的紅利,但這一點卻不適用于恒順醋業,因為除了醋,在醬油、蠔油等其他方面,恒順醋業缺失完整的產業鏈。同樣是涉足預制菜的海天味業,從它的品牌效應、規模效應及產業鏈完整度來看,成功率就高很多。恒順醋業只是看到了風口,而沒有看到自身短板。”
事實上,作為醋業龍頭企業,恒順醋業曾風光無限,有著“食醋第一股”之稱。恒順醋業為“中華老字號”企業,始創于1840年清道光年間,作為“四大名醋”之首鎮江香醋的代表,目前是中國規模最大、現代化程度最高的食醋生產企業,也是唯一的食醋上市企業。
然而,近年來,恒順醋業的業績卻不盡如人意。
2020年,恒順醋業實現營業收入約20.14億元,同比增長9.9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3.15億元,同比下滑3.01%。
2021年上半年,恒順醋業依然處于增收不增利的狀態。根據業績預告,2021年,恒順醋業預計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與上年同期(重述前)相比,將減少16952萬元到19952萬元,同比減少53.85%到63.39%;2021年實現的歸母凈利潤與上年同期(重述后)相比,將減少17000萬元到20000萬元,同比減少53.92%到63.44%。
對于凈利預降原因,恒順醋業表示:受新冠疫情影響,2021年度公司重要區域銷售下滑明顯,公司主營業務收入較上年同期下降;因原輔材料價格上漲,公司產品成本較上年同期上升,2021年度公司產品綜合毛利率較上年同期下降;為了適應市場發展,公司加快全國化布局、積極推進營銷變革、強化品牌及渠道推廣力度,當年銷售費用較上年同期上升。
擬募資20億聚焦主業,為何如今又要跨界預制菜
為了積極求生存謀發展,從恒順醋業的種種操作來看,公司目前致力于聚焦主業。
去年11月,恒順醋業披露2021年度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預案,計劃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20億元(含本數),扣除發行費用后的募集資金凈額計劃投資于以下項目:恒順香醋擴產續建工程項目(二期)、年產3萬噸釀造食醋擴產項目、10萬噸黃酒和料酒建設項目(擴建)、徐州恒順萬通食品釀造有限公司年產 4.5 萬噸原釀醬油醋智能化產線項目、年產10萬噸調味品智能化生產項目、年產10萬噸復合調味料建設項目、智能立體庫建設項目、補充流動資金。
恒順醋業表示:本次非公開發行旨在解決公司目前的產能瓶頸,擴大生產規模以搶占更多市場份額,進一步提升市場競爭力,本次募集資金投資項目實施運轉后,不僅能充分滿足產品的市場需求,還能促進公司規模化生產與資源利用率的提升,進一步達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同時,恒順醋業也在接連拋售主業外的資產。
去年12月中旬,恒順醋業宣告擬將持有的全資子公司鎮江恒順商城有限公司(簡稱:恒順商城)全部股權出售給控股股東江蘇恒順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恒順集團)。
據了解,截至2021年9月30日,恒順商城主要資產為投資性房地產和存貨,合計44813.49萬元。
“本次股權出售,將有助于公司聚焦調味品主營業務,優化公司業務結構,加快公司高質量發展步伐,提升公司資產運營能力。” 恒順醋業表示。
此后,2021年12月下旬、今年3月,恒順醋業又陸續宣告計劃向恒順集團轉讓恒順米業72%股權(轉讓價格為1136.88萬元)、轉讓國金小貸9%股權(轉讓價格為1487.11萬元)。
恒順醋業認為,這兩起股權轉讓,旨在實現公司產業戰略性調整,有利于進一步整合資源,有利于公司進一步加速聚焦主業。那么,恒順醋業如今為何又要跨界預制菜?
IPG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分析:恒順醋業上述資產整合、聚焦主業的舉措正是為了聚集資源和聚焦主業以提升主業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但業務過于單一也容易受到行業波動和產品生命周期的影響,這是聚焦單一主業的局限性所在。恒順醋業應在產品線豐富度、市場營銷與行業并購整合方面尋求突破,以提升市占率和品牌影響力。
原標題:恒順醋業布局預制菜背后:凈利連降兩年 預制菜能否挽救業績
標簽: 恒順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