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證監會放開 A 股分拆上市以來,不少公司都表達了分拆上市的意愿,江蘇國泰便是最早披露分拆子公司上市計劃的江蘇上市公司之一。而近日,江蘇國泰控股子公司江蘇瑞泰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獲得證監會發行注冊批復。如無意外,這將成為江蘇省內第一個成功分拆上市的企業。不過,盡管離上市只差臨門一腳,但其招股書仍是疑點重重。
或成江蘇首例分拆上市成功案例
“分拆上市”在全球資本市場上并不稀奇,但是對于A股而言,“分拆上市”的概念尚處于朝陽階段。2019 年 12 月,證監會發布《上市公司分拆所屬子公司境內上市試點若干規定》,正式對分拆上市予以放開。此后,資本市場立即表達出對分拆上市的追捧,眾多公司都發布了子公司分拆上市的預案。不過,雖然A股的“分拆上市”有了法律依據,企業的分拆熱情也一直在延續,但在實際操作中成功實現分拆的企業,可謂寥寥無幾。
從江蘇省內來看,東山精密、中天科技、徐工機械、中國天楹、華光環能、南鋼股份等公司均提出過分拆上市的計劃,但到目前為止,尚未有成功案例。因此,如若此次瑞泰新材成功登陸A股,這將成為江蘇境內首例分拆上市的成功案例。
對于分拆后的市場反映,江蘇國泰在預案中表示,雖然分拆上市事項將使得江蘇國泰占有瑞泰新材的權益產生一定攤薄,但分拆本身不會影響江蘇國泰對瑞泰新材的控股關系;分拆上市將有利于提升瑞泰新材的獨立性、投融資能力以及市場競爭力,瑞泰新材經營實力和盈利能力的提升,亦將正面影響江蘇國泰的整體盈利水平。
主營業務系客戶“吸附器”
總體來看,瑞泰新材的產業結構相對單一,其主業是時下火熱的鋰電池領域,主打鋰電池電解液。近三年,公司的鋰電池電解液出貨量位列國內前三,公司的行業地位比較穩固。
由于目前鋰電池電解液下游的鋰電池行業整體集中度較高,所以瑞泰新材的客戶結構較為穩定。
招股書披露,瑞泰新材下游客戶包括寧德時代、LG化學、ATL、億緯鋰能、松下、村田新能源等。2018年-2021年上半年,前五大客戶占營收比重分別為74.63%、79.37%、78.04%及84.39%。2021年上半年,寧德時代、LG化學、新能源科技三家公司分別貢獻6.54億元、4.79億元、3.1億元銷售額,分別占其營收的36.8%、26.96%、17.44%。
財務數據曾陷“羅生門”
財務數據顯示,2021 年瑞泰新材實現營收 52.03 億元,歸母凈利潤 6.02 億元,同比分別增長 186.66% 和 134.1%,扣非后凈利潤為 5.93 億元,同比增長 141.46%。另外據披露,公司預計 2022 年 1-3 月實現營收 16.4 億元到 18.6 億元,同比增長 101% 至 128%;實現歸母凈利潤 1.81 億元到 2.05 億元,同比上升 104% 至 131%。
單看這份數據,瑞泰新材的營業狀況還是不錯的,營收、凈利均翻倍。不過,瑞泰新材的賬面數據一直很可觀,可觀到一度出現財務數據“打架”的現象。
招股書披露,江蘇新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在2020年成為瑞泰新材的第四大供應商,在2021年上半年更是成為了瑞泰新材第一大供應商。2020年和2021年上半年,瑞泰新材對新泰材料的采購額分別為7407.83萬元和31071.58萬元。
資料顯示,新泰材料為上市公司廣東天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前者的財務報表合并于后者進行披露。然而有意思的事情出現了——據天際股份2020年年度報告顯示,天際股份的前五大客戶之中并沒有銷售金額為7407.83萬元的客戶,與之相接近的為天際股份的第一和第二大客戶,天際股份2020年對這兩大客戶的銷售額分別為12176.80萬元和4964.69萬元,這與瑞泰新材招股書披露的數據分別為相差4768.97萬元和-2443.14萬元,差額較大。
交易雙方的帳對不上也就算了,更離奇的是,瑞泰新材的數據和母公司江蘇國泰的數據也對不上號。
按照瑞泰新材的披露,2021年上半年,公司營收大漲1.54倍至17.78億元,凈利潤增長34.46%至1.94億元;而江蘇國泰半年報則顯示,2021年上半年瑞泰新材營收為17.75億元,凈利潤為1.92億元,雖說差異不大,但還是讓許多投資者充滿疑惑與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