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邀海內外青年博士人才來蘇創新創業、書寫人生、實現夢想,江蘇將每年遴選資助900名優秀博士,每名入選者分兩年予以資助30萬元。4月21日,江蘇省人社廳召開新聞發布會,面向全球發布了江蘇省卓越博士后計劃,解讀日前出臺的《江蘇省卓越博士后計劃實施辦法》(以下簡稱《實施辦法》)。
【政策發布】
實施卓越博士后計劃,加強對重點領域、重大平臺博士后資助培養
江蘇是全國最早開展博士后工作的省份之一。省人社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朱從明在會上透露了一組數據,江蘇博士后工作各項指標均位居全國前列,累計建設各類博士后載體1505個,實現全省13個設區市95個縣(市、區)全覆蓋;累計招收博士后近3萬人,現有在站博士后9752人。
朱從明表示,站在新時代人才工作重要節點上,江蘇把博士后人才工作擺上了更加突出的位置。省委省政府《關于推進新時代人才強省建設的意見》明確提出加強博士后集聚培養,實施卓越博士后計劃,省財政按每人30萬元標準,加強對重點領域、重大平臺博士后資助培養。資助經費主要用于入選者的生活補助,不抵扣設站單位提供的工資等待遇。資助經費從入選者完成進站手續并到崗起按月計算。值得一提的是,卓越博士后計劃作為全新的資助計劃,更體現了集成支持,博士后入選后,各地各設站單位原給予的待遇不變,省財政給予的資助是在其原有享受待遇基礎上的疊加。
朱從明表示:“實施卓越博士后計劃,有利于保障優秀博士后潛心科研,幫助青年科技人才安身、安心、安業,托舉博士后人才成長高度。”
【申報對象】
兩大類人員可以申報,有2次申報機會
哪些人可以申報?記者了解到,申報卓越博士后計劃對象應為到江蘇省全職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的人員,主要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新近進站人員,是指申報時上年度4月至申報當年度3月底期間,在中國博士后網上辦公系統完成進站手續的人員。比如,今年申報的新近進站人員是從去年4月1日至今年3月31日期間完成進站手續的人員;2023年度申報的新近進站人員是從今年4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期間完成進站手續的人員,以此類推。第二類是擬進站人員,是指申報年度4月至5月底完成進站手續的人員。
據了解,《實施辦法》對擬進站人員適當放寬進站時限,“主要是參照了國家和兄弟省市做法,促進博士后設站單位更多地吸引國內外優秀博士畢業生來蘇從事博士后研究。擬進站人員當年度沒有入選的,下一年度可以作為新近進站人員再次申報,相當于有2次申報機會。”朱從明說。
對于申報人員來說,需要滿足一定的條件,比如擬進站人員須為獲得博士學位的全日制博士,應屆博士畢業生同等條件下優先。其中,國內應屆博士畢業生在申報時須已取得博士學位論文答辯決議書;在國(境)外取得博士學位的,須經教育部留學人員服務中心認證;申請人的博士后合作導師應為高水平專家,學術造詣深厚,能為其提供高水平科研平臺等。
【遴選方式】
重視產才融合,更大程度落實用人單位和人才舉薦自主權
記者了解到,卓越博士后計劃在制度設計時,堅持產業需求在哪里、創新需求在哪里,博士后工作觸角就延伸到哪里,聚焦重點領域、重大平臺,面向江蘇優勢產業鏈、卓越產業鏈等重點產業領域,國家和省創新發展急需領域,以及省級以上重點實驗室、“雙一流”建設高校和江蘇省高水平大學建設高峰計劃建設高校、國家醫學中心、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等重大平臺,開展博士后資助培養,支持潛心科研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有效釋放博士后政策紅利。“也就是說,卓越博士后計劃充分體現推進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深度融合,打的是江蘇特色牌。”朱從明說。
遴選方式有揭榜領題、單位(企業)舉薦、名校優選、綜合遴選等。“揭榜領題、單位(企業)舉薦、院士舉薦都是把選拔卓越博士后的權限下放給了用人單位和相關領域的職能部門,由用人單位來決定、由人才來決定。”朱從明說,這是因為我們認為,用人單位用人有最大知情權、自主權。江蘇還貫徹落實中央要求,由兩院院士來推薦合作的博士后,實現以才薦才,權威性高。
“同時,名校優選強調世界前100強高校的優秀博士畢業生,需要符合江蘇優勢產業鏈發展需求,也就是說世界前100強高校的博士畢業生再優秀,但跟我們產業發展需求不匹配,也不能入選,如果與江蘇省優勢產業鏈發展匹配,就肯定能入選,這體現了好中選好、優中選優的導向。”朱從明說。
原標題:江蘇面向全球發布卓越博士后計劃!每年遴選900人每人資助30萬元
標簽: 用人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