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航船行穩致遠,社會畫卷和諧美麗,重大項目既是“穩定器”,更是“助推器”。4月21日,南京市舉辦了2022年南京市重大招商項目暨央企區域總部項目視頻簽約活動,一批央企總部、重大招商項目成功簽約。江蘇省委常委、南京市委書記韓立明出席并講話,市長夏心旻主持活動。
期間,韓立明表示,舉辦這次活動,就是傳遞一種信心,以克難精神、奮進姿態應對大戰大考。而這份信心,來源于這座城市由內而外的韌性,來源于國家戰略綜合疊加的優勢,也來源于各路資本一如既往的認可。
面對當前三重壓力疊加疫情的嚴峻挑戰,此次簽約活動的背后,正是南京保持戰略定力和必勝信念的發展態度。
總投資超1200億元!59個重大項目集中簽約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招商引資是地方經濟發展的不二法門,更是厚積薄發的“源頭活水”。今年以來,南京從未停止招商引資步伐,此次簽約便是采用云簽約的創新模式,1個主會場、13個分會場云上同頻共振,揚子石化-巴斯夫有限責任公司一體化2.8期擴建、中體集團戰略合作、中國電子防務裝備總部平臺、中國建材華東總部等59個重大項目集中簽約,總投資1206億元。
此前簽約項目體量大,產業契合準。54個內資項目投資總額968億元,單個項目平均投資額為17.3億元,30億元以上的有5個;3個外資項目總投資額37.4億美元,單個項目平均投資額12.5億美元。諾唯贊、揚子巴斯夫等一批在寧的行業龍頭企業也持續擴大投資,新增投資總額223.7億元。簽約項目與南京市“2+2+2+X”創新型產業發展體系高度契合,其中涉及軟件和信息服務、智能電網兩大優勢產業項目11個,集成電路、生物醫藥兩大先導產業項目8個,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車等潛力產業17個,未來網絡與通信、基因技術等一批產業新賽道項目2個。
共識易得,招引成難。有專家曾指出,現在招商引資難度大,即使低成本競爭式、“砍胳膊砍腿”“自殘式”地降低身價,請人家來、求人家來,都未必有效果。
栽好營商環境“梧桐樹”,筑巢引得鳳凰來。近年來,南京持續發力優化營商環境,從出臺優化營商環境三個“100條”和《南京市優化營商環境辦法》,到今年年初發布了《南京市2022年優化營商環境實施方案》,逐年迭代更新優化營商環境政策。疫情之下,南京又出臺助企紓困二十條,提振市場主體信心、紓困解難。與此同時,南京積極發揮政府作用,為企業發展排憂解難、為項目建設創造條件,讓企業家在南京投資放心、發展安心、創業舒心。如今,南京這片土地上早已綠樹成蔭,引得眾多“金鳳凰”來寧筑巢。
精準發力,南京各板塊態勢“好戲連連”
一片投資熱土,引來客商云集。南京各板塊結合轄區主導產業與優勢,積極展開合作對接,大力推動項目落地,鉚足干勁發力招引取得實效。
央企區域總部,是此次簽約的重頭戲,所占比超過一半,投資總額近500億元,其中二級、三級區域總部12個。此次南京江北新區、江寧區重點圍繞央企項目,江北新區簽約9個項目,投資總額366.3億元。今年以來,江北新區在主導產業鏈條上精準發力,在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同時,創新優化招商引資方式,實現“云端”談項目、招商“不斷線”,一季度江北新區招商、防疫兩不誤,共簽約項目38個。江寧也簽約了9個項目,總投資額205.5億元,其中3個央企項目。落地麒麟科創園的華能集團分布式能源開發總部(三級)是此次簽約的3個央企項目之一,總投資額達20億元,將有力帶動優質能源、科技、研發、金融等產業落戶麒麟。
今年以來,南京聚焦總部經濟發展,出臺了“三年行動計劃”,從建設用地、融資服務、人才激勵、通關便利等多個層面給予支持。鼓樓區、玄武區、秦淮區等主城板塊圍繞總部經濟主動出擊,展開合作。此次簽約落戶玄武的中電建(南京)工程有限公司項目將專注可再生能源領域、致力于生態環境保護,服務于新型城鎮化發展,打造低碳經濟領域投建營一體化的提供商和服務商。而華熙國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擬在秦淮成立華東總部,設立生物科技中心、健康科技中心、產品銷售中心,引入華熙生物上下游企業50家。總部樓宇經濟是鼓樓近年來重點打造的地標性產業。此次簽約的華東材料有限公司是根據中國建材集團、中國建材股份和新天山水泥業務整合而設立的商混、骨料區域型總部公司,投資總額100億元,打造華東地區重要戰略基地。
此次建鄴區集中簽約的項目,都是圍繞金融和數字經濟主導產業。其中,中體產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即將落戶的中體科技集團綜合性總部與國際運動健康創新研究院,將推動南京市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建設。信達法拍(江蘇)創新投資項目將打造省級不良資產拍賣投資平臺,總規模30億元。建鄴在“金融+數字經濟”深耕多年,積厚成勢,成為吸引項目集聚建鄴的重大優勢。棲霞區簽約項目涵蓋現代服務業、軌道交通、生物醫藥、智能制造等重點產業,既有“老朋友”擴大規模、提升層級,也有“新朋友”填補空白、延鏈補鏈強鏈。除了此次簽約的兩個項目外,今年一季度,雨花臺區新簽約引進招商項目63個、項目投資總額321億元,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54.6%。浦口簽約項目涵蓋集成電路、智能制造等領域的4個項目現場簽約,總投資額38.9億元,近年來,浦口圍繞集成電路、高端交通裝備等主導產業,持續加大招項目、引人才力度。
與此同時,六合區、溧水區、高淳區等郊區板塊圍繞現代農業等精準招引,特別在雙碳經濟、數字經濟等新賽道方向上成效明顯。此次落戶六合的南京萬洋高端裝備產業園項目總規劃面積500畝,總投資約30億元,未來以智能制造、新能源材料等主導產業為招商方向。華潤電力六合馬鞍200MW漁(農)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建成后年均發電量約2.38億千瓦時。溧水區分會場此次簽約3個項目,今年以來,溧水圍繞建設全省創新型示范區和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示范區的目標,推動項目洽談、落地、開工、建設、竣工投產等全過程聯動。
履行國家戰略,下好長三角協同發展“一盤棋”
此次簽約的有一個合作類重大項目,由南京市投促局組織南鋼集團、南京大學、華能江蘇、長三角國創中心、中平資本等20家單位,共同發起成立的長三角碳中和產業創新投資聯盟項目。項目依托南京在長三角的戰略定位,搶抓“碳達峰、碳中和”戰略機遇,推動經濟社會向綠色低碳轉型。
此次南京引進了包括“華能集團分布式能源開發總部”“華電江蘇能源有限公司200MW漁光互補光伏發電”等一批“雙碳”項目,打造長三角乃至全國“雙碳行動南京樣本”。聯盟充分調動長三角碳中和產業“政、產、學、研、資”等因素,加強科研與生產、投資與發展緊密結合,引導碳中和產業創新投資走向規范化管理,助推南京市成為長三角碳產業投資積聚與快速成長的區域中心。
實現雙碳是中央的決策部署,更是南京全面綠色轉型的內在需求,是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在南京市十五次黨代會上,南京市委書記就表明了南京綠色轉型的決心,表示南京將實施“雙碳”行動方案,優化調整能源結構、產業結構、交通結構和空間結構,積極推進能耗雙控,加快鋼鐵、石化、建筑等行業綠色化轉型,全域推進清潔能源替代,努力形成綠色循環低碳循環的經濟體系。
2022年,南京更是將“有序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列入重點工作。
事實上,南京市一直在推動雙碳產業的發展方面不遺余力。此次長三角碳中和創新投資聯盟事宜也早在2021年年底就已啟動籌備。相信隨著南京持續深入的布局,必將帶動周邊地區乃至整個長三角地區在“雙碳”領域的技術進步與產業升級。
標簽: 投資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