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月樓市的普遍上揚中,一線城市表現尤其突出,北京成為領跑者。國家統計局6月15日公布的70大中城市的房價數據顯示,5月70個大中城市的新建商品房成交面積已出現疫后的首次同比上揚,其中一線城市環比繼續上漲,環比漲幅達到20.1%,其中北京上漲最明顯,成交面積環比上漲42.5%,同比上漲10.5%,其他上海、廣州成交量繼續放大,與2019年同期基本持平。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指出,5月房地產市場數據中最值得關注的是新建商品房銷售數據的同比上漲,其中5月單月全國銷售面積14730萬平方米,相比2019年同期上漲9.7%。疫情之后樓市開始出現全面復蘇,5月單月環比爆發式上漲。
二手房市場也出現一定程度的上揚。貝殼研究院首席市場分析師許小樂指出,5月房價環比上漲的城市數量繼續增多。價格的上漲與城市房地產市場的持續升溫有關,前期疫情抑制的購房需求在4-5月持續釋放。貝殼研究院數據顯示,5月重點18城中二手房實時成交量環比繼續增加19%。
許小樂說,大中城市二手住宅價格并未表現出進一步大幅上漲,房價將轉向平穩。
張大偉認為,疫情的影響在快速地過去。5月全國房地產投資開始全面復蘇,從南到北,開工逐漸正常,5月大部分城市樓市市場都出現了明顯恢復,開發投資中的房地產住宅投資已經持平,預計上半年整體投資數據有望同比上漲。
各地土地市場開始出現復蘇,溢價率明顯上升。一些城市集中井噴賣地,土地市場成交額持續上升,50個大城市中,年內第一次出現3個土地市場成交額超過千億元的賣地城市,分別為北京、杭州、上海都突破了千億元,合計50個大城市賣地1.7萬億元,同比上漲8.8%,29個城市賣地超過200億元。
張大偉說,降準降息等政策影響下,房企拿地積極性逐漸提高,多地再次出現高溢價率土地成交,特別是廈門等地再次出現歷史最高總價百億元地塊,使得土地市場熱度持續提升。表明疫情對房企的資金鏈影響雖然大,但國內融資難度降低,部分企業拿地積極性再次出現了提高。
他判斷,從目前市場趨勢看,樓市的活躍度明顯提升,預計6月單月有望繼續沖高,從銷售額同比跌幅看,雖然1-5月依然下調了10.6%,但按照5月份單月上漲數據看,全年樓市成交依然有望接近或者超過2019年創造的歷史記錄。整體看,5月單月的房地產數據已經表明,疫情對房地產市場的影響已經過去,后續市場將持續升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