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九銀十”到來,房企圍繞”以價換量”展開角逐。10月20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9月份,在全國70個大中城市中,新房、二手房價格上漲城市數量分別達到55城與50城,整體漲幅較8月有所回落。當月正值房地產市場傳統銷售旺季,逐漸從疫情中復蘇的房企通過以價換量的促銷方式加速沖刺,其開發投資信心也有所回溫。但部分機構指出,從銷售面積及銷售額漲幅較8月收窄這一跡象來看,后期市場交易動力仍有不足,疊加“三道紅線”等政策壓力的綜合影響,地產價格表現強勢的可能性較低。
一線城市新房價格漲幅回落0.2個百分點
此前8月,全國新房及二手房價格整體有擴大趨勢,隨著“金九銀十”到來,全國各地地產調控政策趨密,疊加房企以價換量,9月全國房地產市場價格環比漲幅出現了小幅回落。
9月份,全國共計55城新房價格出現上漲,較8月減少4城。初步測算,4個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上漲0.4%,漲幅比上月回落0.2個百分點。其中,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分別上漲0.3%、0.5%、0.6%和0.4%;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上漲0.9%,漲幅比上月回落0.1個百分點。
相較漲幅擴大的8月,9月份一線城市房價漲幅呈現普遍回落的態勢。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這主要緣于當前房源相對充裕,房企希望在傳統“金九銀十”的銷售旺季進行促銷,因此價格方面漲勢不會太強甚至出現回落;同時,各地新盤供應比較多,樓盤間營銷競爭壓力大,加劇了房價漲幅降溫。
與此同時,在“房住不炒”的定調下,其快速上行的支撐有限。以北京為例,9月11日,北京市住建委發布《北京住房和城鄉建設發展白皮書(2020)》。白皮書顯示,2019年,北京市堅持“房住不炒”定位,繼續保持調控政策穩定性,不放松、不加碼,繼續執行嚴格的限購政策,對二套、多套住房以及投資投機性需求依然保持高壓態勢;2020年,本市將堅持“房住不炒”定位,落實城市主體責任,堅持房地產調控目標不動搖、力度不放松,推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同期,二、三線城市新房、二手房價格漲勢總體也在回落。其中,31個二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分別上漲0.3%和0.2%,漲幅較8月分別回落0.3和0.2個百分點;35個三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上漲0.5%,漲幅比上月回落0.5個百分點;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上漲0.6%,漲幅與上月相同。
“從數據看,徐州房價成為當月漲幅最大的城市。實際上此前徐州已經出臺過新政,因此即便此次數據上漲幅較高,但不排除后續幾個月即第四季度依然有降溫的可能。但這也提醒徐州繼續做好房價管控,尤其是地鐵沿線和學位較好的二手房,防范房東和中介機構炒作。”嚴躍進說。
開發投資增速連續4月上行
在房企“以價換量”促銷手段加持下,全國房地產價格增速出現了普遍下滑,但從企業開發投資數據看出,隨著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全國復工復產復市節奏趨穩,企業開發投資信心已有所升溫。
從日前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看出,今年前三季度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為103484億元,同比增長5.6%,增速較前8月提高1.0個百分點;同期,房地產開發企業到位資金136376億元,同比增長4.4%,增速較前8月提高1.4個百分點。
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分析師王小嬙表示,截至目前,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的增速已連續4月上行且增速超越5%,基本高于2015年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水平,房企開發投資的信心向上。
不過,從商品房銷售面積及金額來看,9月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達18587萬平方米,銷售金額18704億元,同比分別增7.3%和16%。這在易居(中國)企業集團CEO丁祖昱看來,雖然9月銷售面積和金額同比都出現一定提升,但事實上9月的商品房銷售表現仍并不理想,量價明顯均表露出后繼乏力的現象。
對此,丁祖昱進一步指出,9月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和銷售金額同比增速均較8月同期出現收窄,分別為6.4個百分點和11.1個百分點。今年雖受疫情影響,整體開發銷售節奏有所后移,但9月仍是各大開發商的重點布局的月份。因此,9月銷售面積、金額漲幅收窄,在某種程度上代表了市場成交后勁的嚴重不足。“目前以價換量、加緊回款已成為廣泛銷售手段和目標。但聯系部分城市新房去化遇阻現實來看,前述銷售模式在部分二三線城市效果并不理想。”
房企融資環境預期收緊
當前“金九銀十”已步入后半程,多家分析機構認為政策端調控收緊已在所難免。據中原地產監測數據顯示,全國房地產調控在2020年9月單月累計次數為35次,年內合計政策調控次數高達403次。
8月28日,住建部發布《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強調:落實城市主體責任,確保實現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目標》的消息,沈陽、長春、成都、銀川、唐山、常州等城市房地產行業的負責人參加工作會商會。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認為,整體來看,9月各地收緊的調控政策雖然力度不大,但依然代表了房地產調控的趨勢是“一城一策”、“房住不炒”,維持房地產市場的平穩,上漲過快必會導致調控升級。
而從土地購置端看,在備受關注的“三道紅線”門檻之下,房企開發投資活動的融資環境預期收緊。8月底,住建部和央行召開的重點房企座談會,提出實施好房地產金融審慎管理制度,增強房地產企業融資的市場化、規則化和透明度。
根據隨后披露的“三道紅線”標準:房企剔除預收款后的資產負債率大于70%;凈負債率大于100%;現金短債比小于1倍。對房企則按“紅-橙-黃-綠”四檔管理,如果“三道紅線”均突破,屬“紅色”檔,開發商不能再增加“有息負債”;“橙色”檔房企,負債年增速不得超過5%;“黃色”類房企年負債增速不得超過10%;“綠色”類房企不得超過15%。
“隨著三道紅線新規逐步推進,房企更加注重自身創造資金的能力,未來個人按揭貸款、定金及預收款同比增速空間上升。”王小嬙表示;丁祖昱提醒,鑒于“金九”全國商品房銷售表現明顯不及預期,銷售面積、金額的同比增速顯著收窄。因此,各大房企仍需警惕后續銷售回款壓力或將持續加大。
關于下一步樓市價格,嚴躍進則表示,眼下降價促銷仍是主旋律。今年四季度各地庫存壓力依然較大,而前述政策壓力也會帶來一定影響,預計地產價格表現不會過于強勢。但在實際交易過程中,購房者仍需警惕各類虛假價格折扣等做法。(記者陶鳳 劉瀚琳)
標簽: 房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