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日,記者從廣東省自然資源廳了解到,去年,廣東不動產登記能力再提升,全省實現一般登記3個工作日內、抵押登記1個工作日內辦結,比法定時間(30個工作日)壓縮90%以上,部分業務最快30分鐘辦結;穗深珠三市率先實現“跨城通辦”。全省所有縣(市、區)基本實現不動產登記線上線下、實體虛擬、全業務類型“一窗受理”。
超兩成業務量一小時內辦完
2019年,國務院辦公廳、廣東省政府辦公廳發文,要求壓縮不動產登記辦理時間。去年,廣東全省實現一般登記3個工作日內、抵押登記1個工作日內辦結,比法定時間(30個工作日)壓縮90%以上,比國家要求的目標(5個工作日)分別壓縮了40%、80%。
根據廣東省不動產登記信息管理平臺統計,去年,全省全年辦理不動產登記業務總量高達1155.08萬多宗,辦理時間60分鐘以內的253.5萬多宗,占總業務量的22%。
去年9月,廣東啟動廣州、深圳和珠海三市部分高頻不動產登記業務“跨城通辦”試點工作。截至去年年底,廣州、深圳和珠海三市如期全面實現“跨城通辦”工作目標。三市申請人可通過異地(申請人所在地)大廳和網上申請兩種方式,申請辦理不動產登記業務。
其中,大廳辦理采用“數據線上跑、快遞線下送”方式,實現跨城不動產登記業務“就近辦理,只跑一次”。網上申請利用遠程身份認證、人臉識別、電子簽章(名)等技術手段,實現網上受理、大數據審核、自助繳稅(費)和核發電子證照,需要提交紙質材料和領取紙質不動產權屬證書的,申請人可在業務申請時選擇雙向EMS郵寄服務,實現“零跑腿、不見面”服務。
廣東省自然資源廳還按照相關要求,指導廣州、深圳加快推進商品房預售、抵押涉及的不動產預告登記、不動產登記資料查詢、不動產抵押登記三個不動產登記服務事項“跨省通辦”工作。截至去年底,廣州、深圳三個服務事項已全部實現“跨省通辦”,進一步提升企業和群眾異地辦事便利度。
部分高頻業務“智能化秒批”
2018年年底,廣東全省基本實現不動產登記業務“一窗受理”。群眾和企業只需進一扇門、到一個窗口、交一套材料、只跑一次,就可以辦理不動產交易、繳稅和登記三項業務。至去年,廣東全省所有縣(市、區)基本實現不動產登記線上線下、實體虛擬、全業務類型“一窗受理”。以使用省統建平臺的清遠市為例,去年全年受理業務總量3.75萬宗,其中線上受理業務量3.33萬宗,占業務總量的88.8%。
記者了解到,廣東省自然資源廳已建立全省“互聯網+不動產登記”綜合服務平臺,連接實體窗口、政務服務網、粵省事、自助設備四類服務載體,構建“一個平臺、四個入口”的服務體系,群眾足不出戶就可以享受網上申辦、網上預審、進度查詢、電子簽名(章)、統一支付、網上繳費(稅)、數據共享等服務。
同時,依托省電子證照系統、粵信簽平臺,利用數據智能比對、人臉識別、身份認證、電子簽章(名)等技術,廣東探索實現部分高頻業務(如預購商品房預告登記、增量房轉移登記、注銷抵押登記等)以計算機智能審核代替傳統人工審核,只需提交電子版申請材料就能“智能化秒批”,并自動生成電子證照。截至去年年底,廣東全省累計簽發增量電子證照2789萬多本,累計簽發存量數據的電子證照1834萬多本。
據了解,“區塊鏈+不動產登記”是廣東省下一個探索方向。目前,《廣東省“區塊鏈+不動產登記”探索應用工作實施方案》已印發,選擇東莞、江門等市開展試點工作。(記者趙燕華通訊員黃勇李清湖)
標簽: 廣東不動產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