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百所高校就業處處長鹽城行暨招才引智月啟動,來自復旦大學、南京大學等73所高校的108位就業處處長走進鹽城參觀考察。活動中,該市發布了教育、衛健、國企等382家企事業單位的總計912個崗位,以及3699名人才需求目錄,并向32所高校“人才合作基地”授牌。
“鹽城市人才引進政策和待遇保障對高校畢業生的吸引力,不僅在江蘇設區市中排名前列,在全國也名列前茅。”南京大學學生就業指導中心主任、南京市教育局副局長葛俊杰介紹,“一周前,鹽城市名校優生‘匯鹽行動’宣講會在南京大學舉辦,吸引了超過200名畢業生參加,學校就業中心120個座位的報告廳爆滿。之后的現場報名環節更是排起了長隊。”
鹽城市大力實施“人才強市”戰略,先后出臺了“515人才引進計劃”“鹽城人才新十條”政策,實施名校優生“匯鹽行動”。鹽城市人社局局長嵇紅梅表示,這些“引才”政策含金量高、吸引力強。普通高校畢業生在鹽企業就業,以本科生為例,可以享受每月1500元的生活補貼、400元的租房補貼和每年1000元的探親交通補貼,符合條件的還可疊加享受“蘇北發展急需人才引進計劃”約2萬元的補助,在鹽城購房可享受房款總額5%的購房補貼。在鹽都區就業的高校畢業生,購房補貼最高可享受購房總價的39%;亭湖區針對每名高校畢業生,給予最高30萬元的購房補貼金。而在鹽企業就業的博士、碩士,享受生活補貼則分別為每月3000元、2000元,租房補貼分別為每月1000元、600元。截至目前,鹽城引進高校畢業生政策已累計兌付各類補貼2.55億元。
清華大學鹽城環境工程技術研發中心研發部經理王猛,是鹽城市“515人才引進計劃”招引的高校畢業生人才,2018年從北京化工大學碩士研究生畢業后來鹽城工作。王猛坦言,鹽城地處長三角地區,區位優勢明顯,國內眾多知名環保企業和高校科研院所的研發機構在此建立基地;鹽城市十分注重創新創業,對來鹽就業、創業者提供了非常優厚的人才福利保障。現在,王猛已在鹽城購房定居。
鹽城市通過開展校企、校地合作,搭建起高校畢業生就業和地方人才招引精準對接的高端平臺。截至目前,鹽城已與全國200多所高校、科研院所結成戰略聯盟,15所高校在鹽城建立了22家市級大學生實習(實訓)基地。
科森科技集團是一家生產高精密結構件的上市民營企業,2014年末在鹽城東臺落地建廠。科森科技東臺基地先后與鹽城技師學院、鹽城市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開展校企合作,2019年以來,600多名技能人才到企業實習、就業。科森科技集團還與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著名高校進行“產學研”合作,先后建立了江蘇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鹽城市工程技術中心等研發平臺。科森科技高級副總裁吳惠明認為,高校來鹽交流為企業和高校提供了“面對面”交談的契機,“我們為員工提供了豐厚的薪資待遇和完善的成長機制,希望更多高校人才來企就業。”
“鹽城將不斷深化校地合作,打造開放沿海、接軌上海的長三角北翼人才新高地,為來鹽城就業創業的大學生創造更多人生出彩的機會和更加舒適貼心的環境。”嵇紅梅說。(記者 張文婧)
標簽: 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