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水務部門近日通報,3年內將對主城49處總長約36公里的暗涵實施整治,實現清水入河。
近年來,南京大力整治黑臭水體,全市22個省考以上斷面水質去年達到或好于Ⅲ類的優良率達100%,列全省第一;今年前三季度水環境質量繼續保持全省領先。雖然水環境質量明顯改善,但仍存在清污分離不徹底、雨后沖刷污染入河較多等短板。尤其是在今年41天超長梅雨期,經歷8次以上強降水過程,部分城市內河和入江支流出現短期水質超標,其中一大因素就是由暗涵及雨水管網帶來的雨季溢流及沖刷污染。
隱蔽在地下的暗涵又被稱為“城市隱脈”河流,是河道治理的深水區。南京市水務局有關負責人介紹,城市暗涵未經系統整治,存在“五多一高”問題,即涵內沉積污染物較多、結構破損多、錯混接多、污水排口多、低濃度污水及雨水進入污水系統多,以及管涵內合流污水水位高。針對暗涵發現難、排查難、改造難等特點,今年7月起,南京著手實施主城區城市暗涵整治及雨水管網清疏工作,目前已印發專項工作方案,計劃在2020—2022年實施“清涵、清管”三年專項行動。按照計劃,南京將結合片區雨污分流清疏修繕、城市開發建設及道路改造等,對主城49處暗涵實施整治。 (李 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