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生物醫藥的“風頭浪尖”,蘇州清醒地面對前進道路上許多困難和問題,面對國際局勢和全球經濟發展態勢的不穩定性不確定性,面對自身存在的劣勢短板,將圍繞蘇州生物醫藥產業的整體布局,將圍繞蘇州生物醫藥產業的整體布局,主動對接上海,深化“蘇州生物醫藥產業‘八個一’推進模式”,以更大底氣推動蘇州高質量發展的“一號產業”行穩致遠。
一個發展規劃
2019年蘇州市政府出臺了《蘇州市生物醫藥產業發展規劃(2018-2022)》,提出了推進補全產業鏈條、本地應用示范、培育重點企業、優化人才結構、完善平臺建設、推進協同創新、拓展資金支撐、革新監管體系、創新發展模式九條路徑。
2020年1月3日開放再出發大會上,蘇州市委、市政府決定將生物醫藥作為蘇州在全球最有競爭力和影響力的產業地標精心打造。
2020年年初,蘇州市工信局在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復工復產的情況下,同步謀劃生物醫藥產業發展藍圖,堅持問題導向,在原《蘇州市生物醫藥產業發展規劃(2018~2022)》基礎上,以搶占世界生物醫藥發展制高點為目標,進一步提升規劃高度。
一個支持政策
蘇州生物醫藥發展大會正式發布《全力打造蘇州市生物醫藥及健康產業地標實施方案(2020-2030)》以搶占世界生物醫藥發展制高點為目標,圍繞打造世界一流產業集群、搶占全球技術創新高地、優化產業配套服務環境三大戰略,提出了11條實施路徑、48條具體舉措,為企業送上了“政策大禮包”。
一個工作專班
生物醫藥產業的特征是“四高一長”,即高技術、高投入、高風險、高收益、長周期,各環節涉及部門較多,為了更好落實《關于建立“鏈長制”推進重點產業鏈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圍繞生物藥和高端醫療器械兩個重點產業鏈,分別成立工作專班,將牽頭協調解決產業鏈發展工作中的共性問題、關鍵難題。
一套運行機制
圍繞生物醫藥產業鏈專班,成立由32部門和10個板塊組成的蘇州生物醫藥鏈長制的保障組,與專班形成耦合效應,以“雙專班+保障組”的機制促進橫向部門、縱向市縣區聯動,共同推進“鏈長制”工作。“雙專班+保障組”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以“小切口”推動“大事情”,想企業之所想、急企業之所急、解企業之所難,讓生物醫藥企業家安心、放心、定心在蘇州創新創業。
一個產業研究院
蘇州一號產業正準備嘗鮮。以打造新型高端智庫為目標,進一步提高站位、優化路徑,做到立足大局謀思路、注重實踐出實招,暢通上情下達、下情上傳的雙向渠道,為產業發展決策提供強大智力支撐。
蘇州市工信局會同蘇州市科協,與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達成初步意向,計劃依托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蘇州工作站(換色標注)打造一號產業的4S科技服務站,聯動企業共同構建“一號產業4S科技服務站”。
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副理事長、蘇州工作站專家團團長萬遂人認為:“蘇州制造業發達,營商環境非常好,有利于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吸引著最優秀的大項目和科學家團隊。”“蘇州要打造成世界級生物醫藥產業地標,首先要誕生最頂尖的企業??茖W家幫著企業家拼,才能達到這一目標。”
“一號產業4S科技服務站”,目前該研究院服務團已有24位行業專家。
一個產業聯盟
為推進生物醫藥技術進步和加強產業鏈上下游配套合作,蘇州市工信局聯合本地社會組織及企業,構建“虛擬產業聯盟”平臺,采用線上+線下方式,努力集聚國內外醫藥領域各類科技、產業、高校、醫療機構、審批審評、金融、政府等高層次專家,為蘇州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提供決策咨詢,同時建立上下游技術、產學研信息、知識產權等資源共享,推動政、產、學、研、醫、融協同發展。
一群龍頭企業
蘇州市工信局努力完善生物醫藥產業努力搭建完善的“龍頭企業”培育體系,依托潛力地標企業培育工作,精心做好企業挖掘,助力優質生物醫藥企業發展。
蘇州生物醫藥發展大會上,首批16家潛力地標企業培育名單重磅發布。對于入選企業,蘇州各地各部門將加大指導和支持,落實好相關支持政策,及時協調解決企業發展過程中的問題,推動其進一步完善組織機構和運行機制,不斷提升自主創新能力,著力突破一批“卡脖子”技術,早日成為具有蘇州特色的生物醫藥產業地標企業。
一批服務平臺
蘇州市生物醫藥服務平臺以標志性項目引進、領軍型企業培育、創新資源要素集聚、體制機制改革、傳統藥企轉型升級為突破口,面向生物醫藥全產業鏈布局,打造協同創新平臺資源服務體系,目前我市已有75個省級生物醫藥領域公共服務平臺。
蘇州市工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在新發展格局的大背景下,蘇州生物醫藥產業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按照“政府引導,企業運營”原則,積極探索創新的運營機制和服務模式,聯合有關的大學、科研院所、社會企事業組織,共建、承接或運營好各類生物醫藥公共服務平臺,在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強化金融支撐、完善創新機制、制訂績效評估體系等方面尋求深層突破,更好地為蘇州生物醫藥企業提供公共服務和基礎性服務。(記者 張帥)
標簽: 中國藥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