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萬眾矚目中,長三角區域新銳文化地標——蘇州灣文化中心于東太湖之畔揭開面紗。
12月12日,作為蘇州灣文化中心核心組成部分,蘇州灣大劇院盛大開幕,千余名嘉賓共同觀看了原創大型史詩話劇《日出東方》。一場首演,不僅使蘇州灣大劇院精彩亮相,更展露了吳江打造文化高地的勃勃雄心。歷經數年的等待之后,這座總投資約30.9億元、占地約160畝的全國第三大劇院綜合體,終于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示范區吳江綻放灼灼光華,成為長三角對接世界的文化窗口,助力蘇州發展成為國際文化藝術之都。
精彩演出先聲奪人
歌劇廳內,一千多名觀眾正屏息以待。隨著大幕拉起,角色登臺,一出《日出東方》史詩話劇娓娓呈現。
《日出東方》是上影演員劇團成立以來第一部原創話劇,講述的是偉人毛澤東與上海的深厚淵源,展現了老一輩革命家帶領中國人民開天辟地、自強不息、創造偉業的風雨征程。劇中既有對中共一大會議、上海解放這樣重大歷史事件的濃墨再現,也有對毛澤東與家人生活細節的動情描摹,時而慷慨激奮,時而細膩溫暖,每一幕結束觀眾席中都會爆發出持久熱烈的掌聲。
“我們在這一版的演出中,加入了一批年輕的新面孔,讓整部劇煥發出時代朝氣的同時,也讓年輕演員成為傳遞紅色記憶的新生力量。”上影演員劇團團長佟瑞欣說,此次復排對劇本的打磨更加精細,人物的塑造也更加立體,為了給蘇州灣大劇院獻上開幕的第一份大禮,劇組自上月初就開始了封閉式的排練。
“在中國共產黨迎來百年華誕的前夕,《日出東方》能夠第一個照亮蘇州灣,向觀眾傳頌這段寶貴的紅色記憶,意義非凡。”蘇州灣大劇院總經理俞嵩認為,作為近年話劇舞臺上難得的史詩之作,《日出東方》也代表了蘇州灣大劇院對高品質、高水準文藝作品的追求,體現了蘇州灣輻射長三角的更高站位和更寬視野。
盡管蘇州灣文化中心并未完全啟用,一場首演便已先聲奪人,收到觀眾好評如潮。除了開幕當天上演的《日出東方》,蘇州灣大劇院的開幕季演出菜單上還有交響樂、舞蹈等高雅的藝術作品,以及舞臺劇、親子劇等互動性十足的趣味演出,精彩好戲將連軸登場。
為百姓生活增添幸福感
蘇州灣大劇院擁有含1600座的歌劇廳、600座的戲劇廳,以及十余間排練廳,可滿足各類室內外大型文藝活動演出需要。開幕之際,來自長三角文化演藝平臺和機構的代表圍繞“當代表演藝術中心與城市文化建設的關系”這一主題,暢想蘇州灣大劇院的發展前景,勾勒出一幅充滿活力生機的發展藍圖。
“新時代的劇院運營者應該更加關注觀眾需求,打破傳統劇場的邊界,打造全天候開放的交流空間,以多元、創新、豐富的內容為觀眾提供多維度的文化體驗,從而引領‘藝術+’的城市生活方式。”華人文化集團副總裁、華人夢想董事長兼總經理田元表示,劇院不只是一個演出產業的專屬領地,而是一個承載著藝術生態系統的城市公共設施。
“一場大疫讓‘空間’‘在場’等概念被互聯網勾連的場景互動重新定義,但同時也讓我們突然意識到,劇場里人與人相聚的親近感,以及近距離交流的劇場特質。”上海大劇院藝術中心副總裁、上海文化廣場劇院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潔認為,劇院不再單純是觸發感官享受的實體空間,更是集合了多元情感的意義載體。在她看來,劇院要傳遞給觀眾的,不止是一個地名、一個地標的物理概念或空間限制,而是一種文化藝術的代名詞、一種美學體驗的生活方式。
“劇院應該發揮更多的社會功能,為少兒素質教育以及家庭文化消費提供更廣闊的平臺和空間。”在大船文化董事長兼CEO尤興華看來,劇院演出只是一種“初級產品”,未來少兒藝術教育、IP研發運營以及家庭文旅等板塊將不斷拓寬兒童劇市場的外沿。
“劇院應當與城市生活產生更深刻的聯結,讓觀眾去感受生活和藝術的多樣性,并從中獲得幸福感。”這不僅是嘉賓們的一致看法,也是蘇州灣文化中心堅守的初心。
助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
本場首演不僅宣告蘇州灣大劇院已向長三角觀眾以及來自全國乃至世界各地的藝術家敞開大門,也意味著人們翹首以盼的蘇州灣文化中心正式面世。
從遠處眺望,只見這座文化中心如水波靈動的絲綢雙飄帶,輕盈飛舞,恣意綻放;步入大劇院內,鋼結構的“竹林”與地板上獨特的鑲嵌,使人仿佛漫步于蘇州古城區的青石板路、彈格路……蘇州灣文化中心位于東太湖度假區核心中軸線上,由國際建筑大師克里斯蒂安·德·包贊巴克設計創作,總建筑面積約21.5萬平方米,相當于兩個悉尼歌劇院,不僅是蘇州最大、全國第三大劇院綜合體,也是全國首個將大劇院、影院、博物館、會展等場館和功能融入其中的城市文化綜合體。
與傳統劇院、展館或商業體不同的是,蘇州灣文化中心突破了商業與藝術的界限,集聚湖畔演出、湖畔藝術、湖畔會展、湖畔藝商四大品牌功能,把藝術融入生活,讓消費者全方位、零距離地與藝術文化接觸、體驗。
作為吳江新崛起的文化地標,蘇州灣文化中心也承載著復興文化和傳承文化的宏大遠景。蘇州灣文化中心以“湖區時代、文化都心”為核心主張,將吳江本土文化、長三角文化、紅色文化進行有機融合與傳承,面向蘇州,服務長三角,以文化的力量助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 (陸潔晴)
標簽: 蘇州灣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