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創新談判規則,引導醫用耗材企業自主降價
不以“低價”論英雄 “優質優價”是王道
不以“低價”論英雄,南京首次使用“連環套”的創新競價談判規則,讓臨床挑選品種,讓集中采購價格談判擠掉價格水分,降低醫用耗材費用,讓老百姓看病少花錢。
日前,市醫保局在南京醫用耗材國際博覽館對一次性腹腔穿刺器、一次性血糖試紙兩類醫用耗材展開帶量采購談判,此次談判的平均降幅為67.42%,最高降幅91.23%。繼2019年“8·16”等一系列集中采購架構談判后,南京打響醫用耗材治理改革“連環炮”,以此迎接“十四五”開局之年。
探秘現場>>>
談判場如考場,談判如“下棋”
“你好!請出示你的企業授權書。”當記者到達談判場時被工作人員“攔”下,這里戒備森嚴,有專門的“候場區”和“談判區”。進入談判室之前,手機、電腦、包等全部“上繳”,猶如進入考場。
企業代表根據抽簽順序依次進入談判室。談判室里,嚴肅氣氛更濃,4位談判專家和兩名紀檢監督專家圍坐一側,在談判結束之前,談判室的各位專家和工作人員一律不得出談判室,其他人員一律不得進入談判室,每一位企業代表均需要面對六位“考官”。
“你已了解此次談判的規則了吧!”談判正式開始,第一個談判品種為一次性血糖試紙,一位企業代表坐下,談判組長向代表進行簡單詢問后請企業代表進行首輪報價,企業代表面前有草稿紙和計算器,降幅需要精確到小數點后4位。記者看到,企業代表認真嚴肅,還略顯緊張,聚精會神仔細核算后最終交上“考卷”,在此過程中,企業代表可以和談判專家溝通,結束后再請下一位企業代表。
記者發現,南京的價格談判與傳說中的“靈魂談判”似乎有一些不一樣。“能不能再降一降?再降一降?”這樣的話語并沒有出現在談判室。對此,南京市醫保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集中采購的價格談判是在嚴密的“規則”下進行的,沒有“討價還價”的喧嘩,卻在規則中進行“博弈”,這種談判更像“下棋”。
談判特點>>>
規則指引,建立中標產品的“跟蹤機制”
此次談判前,南京地區定點醫療機構醫用耗材集中采購聯盟辦公室制定了周密的“競價談判規則”。據記者了解,此“規則”為首次采用,不以“最低價”為標準,設立“連環套”的規則模式,讓談判有“博弈”卻不陷入“惡性廝殺”。
“競價談判規則”設定了參考降幅,這個參考降幅是醫保部門奔走臨床、根據材料價格市場而制定。在“談判規則”里,還設置了一些“終止談判”的條件,市醫保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們的目的是為了把最好的產品選出并優化價格,而不是選擇低價產品。”“我們希望企業第一次報價就拿出最大的誠意,但也要避免多次報價廝殺后‘殺紅了眼’而導致‘無序狀態’影響臨床。”
市場占額很大的企業沒有中標,會不會影響臨床?對此,“規則”也提出,其實,帶量采購占總采購量的70%,還有30%的市場留給未中標的企業,也就是說,就算沒有中標也不影響臨床。也有一些市民會擔心,中標產品如果出現問題怎么辦?對此,市醫保局建立了中標產品的“跟蹤機制”,一旦出現問題會及時調整帶量額度,必要時會取消其帶量采購資格,而各組未中標企業降價幅度最大的,可為本次集中采購遞補企業。
優化好產品的價格,提高群眾的參保待遇
記者獲悉,此次談判從下午2:00持續到晚上7:00,兩類醫用耗材平均降幅67.42%,最高降幅91.23%,最低降幅41%。上一采購年度共涉及采購金額1.13億元,按中選名單及帶量份額計算,預計節省采購金額6528.763萬元。
集中采購價格談判,可以凈化醫藥耗材市場,擠掉中間環節的水分,優化好產品的價格,為基金和個人節省了費用,讓老百姓實實在在感受到改革的紅利。而基金省下來的錢可以做更多的事情,比如可擴大支付范圍,提高支付比例等,從而達到改善參保人的待遇、讓老百姓看病少花錢的目的。(楊萍萍)
標簽: 南京創新談判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