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市開展食用農產品安全責任保險試點,首批21家實現農產品質量追溯碼和食用農產品電子合格證“證碼合一”的農業企業,與人保蘇州公司簽訂了食用農產品安全責任保險合同,總保額高達3500萬元。這些企業不僅可享受財政保險費補貼,生產的糧油、蔬菜、水產等3大類20多個品種農產品還將獲得保險保障。這是我市推進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構建農產品質量安全治理新模式邁出的新步伐。
去年,市農業農村局制定印發了《蘇州市試行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實施方案》,明確試行區域為蘇州全域,時間節點上分三年完成。截至目前,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覆蓋全市市級以上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社,綠色食品、地理標志農產品生產主體。陽澄湖大閘蟹以蟹扣二維碼作為信息載體,全面實現食用農產品合格證、防偽、追溯三合一。全市開通電子合格證的生產經營主體達到843家,共打印2580192張合格證。
常熟市作為我市食用農產品安全責任保險試點,率先出臺了食用農產品安全責任保險試點實施方案,明確參保補助對象為常熟市范圍內的食用農產品生產經營單位,優先考慮市級以上(含市級)農業龍頭企業、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管理示范單位,綠色食品、有機食品、農產品地理標志企業。保險設置100萬元、200萬元兩個累計賠償限額,每年按累計限額的0.2%收取保費,每次事故賠償限額50萬元,每人每次賠償限額20萬元。對于符合要求的參保企業,財政補貼保費的50%,單份保單補貼不超過2000元。在保單追溯期內,被保險人從事保險單載明的農產品生產、經營業務過程中,非因被保險人故意違法行為導致食品安全事故,造成消費者或者其他第三者人身損害或財產損失,均可依法由保險公司承擔經濟賠償責任。(記者 曉亮)
標簽: 食用農產品安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