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好干壞,“紅黑榜”里亮亮相;有無改善,“進步獎”里見分曉。近日,昆山在全省率先創新實施的農村人居環境“紅黑榜”考核機制,被納入國家行動方案。
12月5日,由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方案(2021-2025年)》正式向社會公布,該方案中第七項“充分發揮農民主體作用”提到:“深入開展美麗庭院評選、環境衛生紅黑榜、積分兌換等活動,提高村民維護村莊環境衛生的主人翁意識。”這意味著昆山為全國農村環境整治輸出了新經驗。
2019年,昆山制定出臺《昆山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紅黑榜”考核辦法(試行)》,每月對自然村、每季度對行政村、每半年對區鎮公示“紅黑榜”,在11個區鎮、143個行政村、760個自然村掀起“比學趕超”、創先爭優的新熱潮。同時,建立整治系統和巡查App,對存在突出問題的區鎮、行政村、自然村發出整改督辦單,并全程跟蹤督查,限期整改落實,整治考核得分排名結果將納入區鎮年度目標考核,與村干部年終百分制考核報酬直接掛鉤。
昆山還推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進步獎”評選,對列入“紅榜”行政村村干部予以10萬元獎勵,對列入“黑榜”行政村村干部進行扣減獎金、誡勉談話,甚至免職,做到“獎得心動,罰到心痛”,該政策也在蘇州全市予以推廣,并得到農業農村部肯定。2021年4月,昆山又對“紅黑榜”考核辦法進行改進優化,出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紅黑榜”考核優化方案》,進一步強化考核的激勵鞭策作用。
“紅黑榜”考核辦法實施以來,昆山有效發動群眾帶頭參與村莊環境管理,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成效顯著,獲評國務院“2019年度全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成效明顯激勵縣”榮譽,并在全省首批通過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目標任務銷號。2019年、2020年,昆山還連續獲得蘇州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第一等次。
昆山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階段,昆山將持續放大“紅黑榜”機制效應,高標準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高質量打造環境整治提升示范區,為率先基本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有力支撐。(記者 朱新國 占長孫 通訊員 張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