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報訊(記者 陳兆帥 通訊員 顧怡)近日,姑蘇區白洋灣街道金色里程社區在相門古城墻邊舉辦“周末古城探秘”活動,邀請20組親子家庭沉浸式體驗古城歷史。“幾位家長向社區反映,孩子對蘇州古城歷史的興趣非常濃厚,社區立即安排了這場體驗活動,”社區居民朱軍說,“現在社區活動很豐富,活動時間也從工作時段延伸到了晚間和周末,我經常帶著孩子一起參加。”
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姑蘇區白洋灣街道各級黨組織、黨員干部堅持學深一層、學史力行,在深入推進“兩在兩同”建新功、“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中,了解居民的切實需求,匯聚服務民生的“大合力”,以“管家式”服務持續為居民打造高品質幸福生活。
今年以來,街道大力推進“海棠管家”隊伍建設,構建由1名“海棠管家”示范帶動10名居民骨干,共同聯系服務一批居民群眾的“1+10+N”組織架構,在“點對點”問需于民中,開展基層黨建“書記項目”、為民服務項目,提供錯時延時服務等特色服務,真正實現民有所呼、我有所應。針對老年群體的需求,社區先后推出中醫診療、文體嘉年華等為老服務專題活動;針對年輕人的需求,社區廣泛開展五子棋大賽、暑期垃圾分類志愿宣傳等活動。居民的“點單”一件件得到了落實,歸屬感也越來越強。活動過程中,工作人員也會及時聽取居民反饋,推動服務更精準、更貼心。
除了“點單”“接單”,今年以來,街道各級黨組織創新推進“根系工程”,將服務觸角延伸到居民身邊,圍著居民“轉”,在各社區先后打造“紅蘊驛站”“紅心生態園”“祥和鄰里廣場”“新灣驛站”等“小巷紅韻”微陣地。社區黨員干部也積極化身“好管家”,每周空出一天,在晚間5點至8點為居民提供延時服務,解決群眾“上班時間沒空辦,下班時間沒處辦”的困擾。不少具備特長的在職黨員、居民骨干還紛紛加入服務團隊,將義務診療、免費理發、家電維修等服務送到居民“家門口”。
此外,隨著民生服務事項的不斷拓展,越來越多的力量匯聚到基層一線,不少轄區商戶也加入服務陣營中,聯合社區開展親子繪圖、舞蹈培訓等活動。金色里程社區聯合轄區22家商戶傾力打造“金色夜八點”民生服務項目,持續釋放惠民紅利,為群眾提供145個免費外語培訓課程名額、100個免費快剪名額、200份愛心早餐券等,盤活多元主體參與到社區治理中,構筑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