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報訊(駐昆山首席記者 朱新國 通訊員 胡鵬)“‘紅管先鋒’被評為全國十佳,‘報事通’首次對外輸出。15年前只為破解一個全國性難題,沒想到一路走來卻收獲了這么多意外驚喜。” 昨天,昆山城投集團樂成置業董事長段愛群將一份轉讓協議文本送到花橋經濟開發區一物業企業負責人手中。前一天,雙方剛剛簽訂小區管理智能系統輸出協議。
段愛群所說的“紅管先鋒”,是昆山的基層社會治理品牌。今年4月,“昆山打造‘紅管先鋒’引領基層治理”被評為全國社會治理創新十佳典型案例。“紅管先鋒”發端于昆山城投集團。2018年,昆山城投集團將小區管理和黨建融合,創建了“紅領管家”小區治理品牌,引起了省委組織部的關注,新江南小區被列為全省黨建引領物業管理示范點。在總結其經驗基礎上,2020年,昆山推出了全市性的“紅管先鋒”品牌。
新江南小區是昆山城投集團建設的第一個拆遷安置小區。當時,全國對拆遷安置小區采用國企建設、政府對物業費托底、管理方與建設方分開的方式。這種方式最大的弊端是建設方、出資方、業主和物管脫節,也埋下了隱患。
新江南小區剛交付就發生了一起業主車被砸、車警報響了一晚,外聘方保安卻在睡覺的案例。缺乏國企自有物業管理隊伍,加上業主參與意識不強,設施損壞、私搭亂建現象時有發生,小區對拆遷戶缺乏吸引力。
新江南小區的問題也是當時拆遷安置小區的通病。作為一家負責城市更新建設的國有企業,昆山城投集團在研究了相關法規并確認可行性后,于2006年自建物業團隊,全面接手管理新江南,開始了以市場化方式治理拆遷安置小區的探索。
從2006年開始,昆山城投集團以“管什么、誰來管、怎么管”的治理思路,不斷摸索。其首創的由社區黨委牽頭召開議事會協調處理矛盾的方式,解決了“誰負責”的問題,后來被發展為社會治理“大黨委”負責制在昆山全市推廣。用菜單方式公示各項服務事項及標準,解決了“管什么”的問題,被昆山市住建局推廣。其所管小區全被列為江蘇省或昆山市“優秀示范小區”,業主滿意率長期穩定在95%以上。
昆山的經驗也吸引了全國各地關注的目光。武漢、鄭州也開始對拆遷安置小區采用 “國企建管一體化”模式。
經過15年發展,目前,昆山城投集團管理的小區已達12個。為解決人少事多、傳統管理手段“失靈”的矛盾,昆山城投集團2017年又研發了“報事通”系統,以數字賦能小區治理。
“花橋是江蘇面向上海的門戶,希望此舉能有助于提升該區域的拆遷安置小區管理水平。”段愛群說。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