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蘇法院在優化營商環境中找準司法著力點,做深做細做實各項服務工作——
高質量司法服務 保障經濟發展大局
□蘇報記者 鄒強
“感謝法院采取靈活保全措施,幫助我們恢復正常生產經營。”在去年12月17日召開的全市涉民營企業執法司法服務保障工作調研會上,某“中華老字號”企業相關負責人動情地說:“法院沒有查封公司的銀行賬戶,而是選擇對經營影響不大的房產和汽車進行查封,幫助企業快速復工復產。”
良好的法治環境是企業充分施展拳腳、專心謀發展的重要基礎。近年來,蘇州市姑蘇區人民法院立足經濟發展大局,在優化營商環境中找準司法著力點,做深做細做實各項服務工作,以高質量司法服務護航姑蘇高質量發展。
巧用保全+靈活查封
力保企業正常生產經營
前年5月,在姑蘇法院受理的一起股權糾紛案件中,原告潘某提出財產保全申請,要求保全被告某“中華老字號”企業名下財產4079.5萬元,并提供了該公司名下6個銀行賬戶。被告作為蘇州市知名食品企業,其名下及其子公司名下有多個蘇州人耳熟能詳的商標。
“直接查封銀行賬戶,是最方便的辦法,但是會對企業經營產生不利影響。”姑蘇法院副院長、執行局局長曹黎豐對記者說。調查發現,當時正值全市復工復產的關鍵時期,被告正全力配合“姑蘇八點半”活動,大力恢復生產經營。如凍結其銀行賬戶,可能導致企業資金周轉困難,生產經營停滯,甚至陷入生存困境。為此,姑蘇法院貫徹善意文明執行理念,按照有利生產經營原則,合理選擇對生產經營活動影響較小的財產,靈活采取查封措施,既保障了申請執行人的權益,又避免了因凍結銀行賬戶對被保全人生產經營活動造成不利影響,從而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
讓信息多跑路,讓企業少跑腿。法院大力推廣“互聯網+”訴訟服務,覆蓋立案、庭審、執行全流程,開辟更多涉市場主體企業訴訟服務綠色通道,讓各類市場主體在訴訟中更有司法獲得感和滿意度。依托繁簡分流改革試點,法院組建涉企勞動爭議、金融合同糾紛、企業破產等專業審判團隊,打造“速裁—快審—精審”的階梯式審判梯隊,商事合同糾紛的審判效率獲得明顯提升。2021年,該院審結涉企商事糾紛平均審理天數為53.37天,同比減少14.25天。
府院聯動+破產重整
全面優化破產審理質效
蘇州怡家樂便利店管理有限公司以日用品零售為主要經營業務。該公司品牌在蘇州具有一定的知名度。2019年6月起,該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因抽取公司巨額資金,造成公司資金嚴重不足,面臨破產危機。此案進入到姑蘇法院后,法官調查發現,“怡家樂”名下固定資產有限,如果進入破產清算程序,債權清償率極低,并且200多名職工將面臨失業、300多名供應商也無法繼續經營。如果進入破產重整程序,公司品牌能夠延續使用,原有設施設備、門店裝修、非實物性軟件等也能繼續投入到生產經營中,公司可以盤活。
據此,法院積極運用預重整機制,高效化解企業經營危機,有效保障各方權益,僅利用143天就實現公司的重新運營,化解債務5000萬余元,保障200余名職工就業,穩定300余名供應商,為提優法治化營商環境,助力“六穩”“六保”提供高質量司法服務保障。
依托府院聯動模式,姑蘇法院探索創新破產配套新機制,與區行政審批局、市場監督管理局等部門加強溝通協調,在產權變更、財產調查、招商引資、稅收優惠、信用修復、工商注銷等方面細化相關制度。推動建立破產程序涉刑事程序協調機制,鼓勵金融機構為破產企業繼續經營提供融資支持。法院先后對蘇州怡家樂便利店管理有限公司等企業成功實施預重整,實現了困境企業的“涅槃重生”,其中“蘇州某房地產發展有限公司破產重整案”入圍全市政法系統創新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十大典型案例。
同時,姑蘇法院進一步健全破產審判工作機制,配強破產審判力量,優化破產審判資源配置,推進審判專業化建設,探索建立“立轉破”“訴轉破”機制,有效發揮執行程序和破產程序的合力,利用已有的執行制度、執行隊伍和執行措施,助力破產案件簡化審理,壓降破產案件審理周期。僅用時42天就審結蘇州某知名餐飲連鎖企業破產清算轉和解案,高效化解執行“僵尸案件”。
示范判決+法律體檢
助力區域經濟健康發展
位于蘇綸場商圈的某號樓產權分屬230戶小業主,屬于典型的產權式商鋪。在合同到期前,某公司與眾多業主就是否續租、租賃期限、收益回報率等多次進行協商,但始終未能達成一致。2020年4月,某公司表示合同到期后不再續約,要求業主與其辦理收鋪手續。雙方由此產生矛盾。
姑蘇法院選取單個典型案件進入立案、審理階段。法院和屬地街道多次組織業主代表和經營管理方進行調解,有力推動各方就妥善化解糾紛達成初步方案。案件判決后,經多方努力,業主與經營管理方最終達成一致,重新簽訂了委托經營管理合同,實現了產權式商鋪業主和經營管理方的共贏。法院通過對一個案件作出示范性判決,有效推動潛在的200多件糾紛得到妥善化解,既節約了大量司法資源,提高了訴訟效率,又促進糾紛的多元化解決,滿足了人民群眾多元、高效、便捷的糾紛解決需求。近年來,姑蘇法院將“示范判決+專業調解”相結合,妥善調處涉及1000余家商戶的兩個商業綜合體等系列租約糾紛,優化商圈經營環境,助力古城商圈經濟健康發展。
“您的法律需求,我來回應。”聚焦防患于未然,姑蘇法院通過對接轄區行業協會、商會,把企業反映的“需求清單”變成法院的“任務清單”“責任清單”,同時依托法院“天平直播”普法平臺問需于企。在精準把脈的基礎上,有的放矢“按需配餐”,常態化開展經營及用工法律“體檢”服務,為企業提供更具針對性、形式更豐富的訂制法律服務,受到企業一致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