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小區封閉管理,生活垃圾收集、運輸效率打折扣,多部門聯動解難題——
見“圾”行事 隨到隨清隨運
□蘇報公益守護記者 肖辛 見習記者 劉爭
疫情防控形勢嚴峻,封控區、管控區居民暫時隔離。為了確保防疫安全,封閉管理小區生活垃圾“投、收、運、處”對標更高標準、更嚴要求。
然而,也有個別封閉小區正經受著生活垃圾積存的困擾。本期“‘公益守護聯盟’在行動”,記者在對管控小區、街道社區和相關管理部門的采訪中探問題、尋對策,并得到明確答復:各地城管、生態環境、衛健、社區防控組通過建立聯絡機制積極行動,加大馬力規范收集、及時清運,保障生活垃圾隨到隨清、隨清隨運。
流程受阻
環衛進不去 垃圾運不出
昨天是尹山湖景花園三期被管控的第7天,也是這個小區43棟樓被封控的第7天。
“我們家的垃圾堆了好多天了,總不能一直這樣堆下去吧。”昨天上午,43棟居民吳女士在家清理出了四五袋垃圾,想要出去扔掉,被樓棟門口身穿防護服的工作人員勸了回去。
“疫情防控期間,為了大家的安全,封控小區居民是絕對不允許外出的。”這名工作人員介紹,自從樓棟封控以來,樓里居民的垃圾都暫時堆放在樓道里。
在小區43棟樓2單元門口臨時搭建的藍色帳篷邊,也堆了一些垃圾,單元樓里值守的工作人員介紹,這些垃圾是前天下午社區工作人員在為隔離居民運送物資時,順便從樓道里清理出來的。
尹山湖景花園三期“行動支部”幫忙運送過物資的黨員志愿者介紹,小區剛實行管控時,各個單位都比較忙,樓道中確實出現過垃圾堆積的情況。“支部和社區了解情況后,專門安排志愿者全面清理43棟的樓道垃圾,在完成消殺后,由物業安排人員將垃圾運出小區。但由于人手不足,不能保證所有垃圾得到及時清運。”
董淑金是小區保潔人員,為了保障小區的清潔衛生,他和其他幾名保潔人員一起,已經在地下車庫住了8天。他告訴記者,這些天,物業安排保潔人員清理過2次43棟門口的垃圾。
參與小區垃圾清運的李學英介紹,大家收集垃圾時難免有顧慮,但不能讓垃圾一直堆在那兒,影響小區環境。“小區東門有很多黨員干部在協調垃圾收集、轉運。”李學英說,這些天,整個小區只剩下四五個保潔人員了,但小區每天都要運出去一百多桶垃圾。自從小區管控以來,垃圾運輸車也進不來。“我們需要穿著防護服把垃圾送到門口,黨員干部會疏散那里的群眾,然后協調把垃圾送出去。”
由于社區人員有限,志愿者以運送物資為主,根據實際情況定期清理樓道內的垃圾。小區物業相關負責人介紹,之前小區的垃圾都是一天清運兩次,現在由于小區被管控,經各單位協調,目前只能一天清運一次垃圾。另外由于小區禁止出入,保潔人員一下子少了一半,工作壓力確實很大。
記者在隨后的采訪中了解到,多個實行封閉管理的小區都或多或少存在這樣的問題。在“寒山聞鐘”等平臺上,也有網友反映封閉管理小區垃圾收集、清理不及時導致積存的情況。
專業隊伍每天連軸轉
處置“兩區”生活垃圾800噸
眼下正是疫情防控的關鍵期,涉疫垃圾被視同污染風險點,收集、運輸、處置過程理應更快時效、更高標準、更嚴要求。
根據蘇州市發布的相關防控處置指南和管理辦法,封閉管理小區涉疫生活垃圾須遵循“指定區域、專桶投放、專人收集、專車直運、專區處置”的方式進行閉環管理。
具體來說,是在各封控區、管控區范圍外劃定臨時收集點。生活垃圾由“兩區”內工作人員統一使用黑色垃圾袋密封后,送至臨時收集點。由環衛部門對這些垃圾進行兩次消殺后,裝車再消殺,用專車全流程密閉直運至垃圾焚燒廠單獨焚燒,實現無害化處理。其間,人員、車輛均為專崗專用,確保不與其他生活垃圾處置渠道交叉。
“兩區”內人員穿過的防護服、因核酸檢測等使用的容器、耗材等垃圾,均被作為醫廢垃圾裝入黃色垃圾袋密封,由生態環境部門另行收集清運處置。
目前,市城管部門已經投入了105輛車、122人的專業收運隊伍,每天連軸轉,收運處置生活垃圾12.45萬噸,其中處置“兩區”生活垃圾800噸。
盡管如此,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要做到對每天產生的各種涉疫垃圾及時收集、轉運,對于街道、社區、相關管理部門來說仍然壓力不小。
記者從多個社區和蘇州市城管部門了解到,由于部分小區封閉管理,人員進出受限,確實給各個環節的作業效率帶來了影響。
多部門聯動
因地制宜推出新舉措
連日來,面對各類垃圾收集、運輸效率降低的問題,各個街道、社區都在積極采取措施,積極引導居民規范投放,充分發揮黨員、團員志愿者的作用開展服務。與此同時,相關管理部門也高度重視類似問題,因地制宜推出新舉措。
目前,城管等部門已展開對封控區、管控區生活垃圾收運工作的專項督查,并對進一步做好“兩區”生活垃圾收運工作作了部署。蘇州市城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各縣級市(區)環衛部門陸續成立“突擊隊”,今天內,10個板塊的10支隊伍將全部到位,作為“兩區”積存垃圾清運的補充應急力量。
各地衛健部門將組織專業人員對“突擊隊員”進行個人防護培訓,指導隊員們開展消殺等工作。
各社區會同環衛部門在“兩區”外設置、完善臨時生活垃圾收集點,配齊相關設施。
各地封控管控小組也對各封控管控服務隊如何做好人員配備進行專門指導,在做好“突擊隊”進入封閉管理區域前的規范消殺工作的同時,實現生活垃圾收集、運輸等各環節的無縫銜接。
蘇州市新冠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指揮部社會及社區管控組負責人介紹:“封控區內積存的生活垃圾,原則上由封控管理服務人員負責分類裝袋,在統一收集后送至指定封控區口,再由‘突擊隊員’帶出區外,統一清運處置。”
記者了解到,為了確保涉疫生活垃圾得到及時快速、規范處置,目前,吳江、常熟等多地已開啟全流程專項監管模式。比如,在運輸、處置環節,城管部門通過GPS定位系統對直運車輛運輸過程進行動態管理,通過焚燒廠中控室對進廠車輛及垃圾的消殺、卸料和焚燒進行多角度監控,同時安排專項工作小組不定期督查,實現監管無死角。各地城管、生態環境、衛健、社區防控組通過建立聯絡機制,將清運隊伍與各封控管控小組逐一掛鉤,保障生活垃圾隨到隨清、隨清隨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