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新天地家園北社區的小學童們收到了別樣的開學禮物。記者 李淵攝
本報訊(記者 李淵 通訊員 王蒙雨)今天是秋季學期的正式開學日,在昨天的報名結束后,住在姑蘇區蘇錦街道的很多學生收到了特殊的禮物——一根蔥,一捆豆芽,一把板刷。孩子們把這些東西裝進書包,寓意聰明、如意、學業有成——這些老蘇州的習俗,為孩子們的開學日討口彩,這樣的禮物您見過嗎?
昨天中午,從善耕實驗小學剛剛報完名的周雨桐回到家中,家人就給她送上了一大把蔥,孩子扭頭捏鼻子,奶奶卻依舊“不依不饒”,“快來放書包里,奶奶祝你聰明伶俐,讀書門門一百分!”每年秋季學期開始,周雨桐總會收到這樣的禮物,“蔥”諧音“聰”,寓意“聰慧”,代表著他們全家對她的期望。
而今年剛剛上一年級的小學生趙子希除了收到一把蔥,還有一個傳統的竹板刷。這個“小毛頭”面對這個板刷有點摸不著頭腦,甚至她的媽媽也是遲疑,詢問贈送板刷給孫子的爺爺,“這個板刷是啥講究?”“板識!讀書板定識!”爺爺一本正經地用蘇州話講述——原來,“板刷”的蘇州方言諧音“一定懂”,這個禮物也成為了當地較為流行的開學“饋贈佳品”。爺爺告訴記者,蘇錦在舊時有“板刷村”,一個村子都以做板刷為主要的經濟收入,所以就有了“板刷村”的稱謂。每年開學之際,很多家庭購買板刷贈送家中的學童,祝福他們學業有成。
在蘇錦街道,除了有“板刷村”,還有遠近聞名的“豆芽村”,舊時這個村子的村民依靠發豆芽、賣豆芽為生。而如今隨著城市一體化的發展,這些老村民住進了新小區,“發豆芽”也不再是謀生手段,而是別樣的開學禮物。昨天中午,原來的豆芽村村民徐菊初捧著一大桶發好的豆芽來到新天地家園北社區,為社區里的孩子送上她的祝福:“我祝小朋友們開學進步,萬事如意!”
原來,老蘇州根據豆芽的形狀,喜好將豆芽稱為“如意菜”,這道“如意菜”是每個家庭逢年過節的必燒菜品。而眼下開學季,徐菊初也為孩子們送來了“如意”,這儼然已經成為了當地新的傳統,“豆芽從豆子慢慢萌芽,茁壯成長,充滿著奮發向上的精神,送給孩子們再好不過。”徐菊初每年9月1日前都會給社區搬來她發的豆芽,“回家讓爸爸媽媽幫你燒一下,吃了就越來越聰明如意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