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陳希 李輝
通訊員 趙輝 趙銀斐
萬里長江楚澤畔,城中煙樹綠波漫。11月5日-13日,世界目光聚焦大江大湖大武漢,《濕地公約》第十四屆締約方大會主會場在此,瑞士日內瓦作為分會場同步召開。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為武漢等第二批國際濕地城市授牌,是此次大會的重要議程之一。 武漢何以獲評國際濕地城市? 武漢市園林和林業局野生動植物與濕地保護管理處三級調研員余紅梅介紹,比如,應當有一處(含以上)國家重要濕地(含國際重要濕地)或者國家級濕地自然保護區或者國家濕地公園等,并且濕地率在10%以上,濕地保護率不低于50%。
藏龍島國家濕地公園上演秋日童話
掀開咱武漢豐厚的濕地家底,就能找到清晰答案:165條清河爭流,166個湖泊競秀,447種鳥兒歡歌,濕地率高達18.9%;有蔡甸沉湖、新洲漲渡湖、黃陂草湖、漢南武湖、江夏上涉湖等5個濕地自然保護區,其中沉湖是國際重要濕地,東湖、金銀湖、后官湖、藏龍島、安山和杜公湖這6個國家濕地公園。
武漢,一座生長在濕地上的城市——由4000年前古云夢澤歷經氣象萬千演繹而來,獲此殊榮,實至名歸。
更令人欣喜與自豪的是,全球目前有43個國際濕地城市,而武漢是全球國際濕地城市中唯一的千萬以上人口的城市。
大片睡蓮浮在后官湖湖面上
“每天叫醒我的不是鬧鈴,而是鳥鳴?!奔易|湖邊的余先生享受的是百鳥未曉催天明。 武漢市觀鳥協會會長顏軍介紹,2016年以來的鳥類新記錄有58個,近4成在中心城區發現。
東湖、后官湖、金銀湖都有綠道作為導游引導游客朋友們親近自然——騎行、漫步或扎帳篷。
濕地豐富,人口密集,人與自然的矛盾難免,而巧解這一命題,處處閃耀智慧之光。
沉湖,復返大自然
沉湖國際重要濕地,徹底被魚塘藕塘的堤埂“松綁”,湖面水系連通,恢復野性,復返大自然。
天興洲洲灘,前幾年成網紅,游客們燒烤、露營和開越野車,但這里是國家一級野生動物黑鸛的最愛——自2014年起,黑鸛旅行團每年在此越冬。
夜鷺優雅飛過漲渡湖水上池杉林
人與鳥如何和諧共處?洪山區林業防護中心主任秦露介紹,2020年洪山區園林局劃定洲頭車輛禁行區,2021年底洪山區人民政府發布通告,禁止在天興洲灘涂內開展任何經營和越野競技等活動,游客上島需預約且限流,在規定區域露營、燒烤。
小天鵝和雁鴨聚會
武漢市民朱祥能2016年開始在豹澥湖養蝦,今年發現極度瀕危鳥類青頭潛鴨戀上他的200畝蝦塘,“一方蝦塘,讓與它們繁衍生息,損失是有,但能接受?!?/p>
國際濕地城市招牌6年后還需復審,武漢濕地保護將在哪些方面繼續發力?
“聯合相關部門按《濕地保護法》保護好濕地?!庇嗉t梅表示,沉湖正在向國家級濕地保護區邁進,小微濕地是濕地系統的毛細血管,未來三年將在市民身邊建成50個小微濕地,讓濕地元素與百姓生活更為融合融洽。
(來源:極目新聞)
標簽: 濕地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