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谷堆新舊貨交易市場的早市上,攤主正在給顧客展示舊手表
周谷堆新舊貨交易市場早市上,顧客正在認真挑選商品
周谷堆新舊貨交易市場的門店中的各類二手收錄音機
最近這段時間,合肥市周谷堆新舊貨交易市場里的早市在社交平臺上火了,照片的復古濾鏡下,仿佛把人帶回了上個世紀的老合肥。2月13日,早市節后第一次開市,記者探訪發現,在這個一周只開半天的早市上,充滿了上世紀的合肥記憶,吸引了各個年齡段的人前來游玩。
重返上世紀 各類老物件應有盡有
周谷堆新舊貨交易市場位于南一環路,從市場北門往里走不遠,便可以看到一處書畫古玩雜項交易市場,這里就是早市商販的主要聚集地。周日一早進入市場,人頭攢動,滿地的商貨讓人目不暇接。郵票、連環畫、老擺件、古玩瓷器、港星畫報……一個個老物件看似隨意又規整地擺在地攤上。
沒有貨架、沒有價簽,賣家支起小凳子坐在劃分好的一格格售賣點等人詢價。想來挑東西,就得親自蹲下身,和老板討價還價,合肥的市井氣在這里體現得淋漓盡致。作為二手批發交易市場,這兒的物品可不僅僅只是舊物。大到電視擺件,小到首飾卡片,應有盡有。只要來逛,就總能發現意想不到的驚喜。
早市上有售各種各樣上個世紀的小物件,面額3市斤的糧票、發行過的3元人民幣、上世紀工廠用的厚紗布口罩等,一件件從前常見的日用品變成了現在售價不菲的收藏品?!耙郧岸际悄弥Z票去糧站換米,像這種面額3市斤的糧票印發的不多,是比較少見的?!睌傊鞣独习逯钢豁辰壓玫募Z票說。
這里的早市只有每周日上午才有,冬季一般6點開市,而夏季3-4點就有人來了。到中午12點左右,商家會陸續收攤,用編織袋將東西打包帶走,靜候下一次早市的聚集。
舊貨中隱藏著
合肥的城市記憶
在早市上擺攤可不是提著貨物就可以隨便賣的,想要有自己的攤位,需要先向周谷堆的管理部門提交申請,批復后早市攤位將按季度租售給申請人,申請人需要根據攤位面積的大小每月繳納相應的費用。
售賣糧票的范老板2017年入駐周谷堆,如今已是早市里的“常青樹”。一開始,范老板喜歡收藏各式各樣的手表,后來開始收藏古玩字畫,慢慢的,家里的東西越來越多,2012年退休后,他干脆做起售賣舊物的生意。“今天早上賣了一個大哥大,幾個老式的手機,還有兩個照相機?!币辉缟系氖睾?,讓范老板盈利頗豐。
除了小攤位,早市周圍還開設有許多門店,舊電器、二手書、裝裱字畫、懷舊裝潢等,種類十分豐富。門店每天照常營業,不受早市時間的影響。
走進一家名為“城南舊事”的店鋪,店內裝修十分文藝,二手物件占據了店內大部分空間,看起來充實整齊。綠皮舊冰箱、黑白電視機、放映機、老唱片、裝滿磁帶的老柜子……在這個復古的空間中,舊時光藏在隨處可見的老物件里,儲存著合肥這座城市的時代記憶。
店主城南(化名)自主創業開設這家店鋪已有3年的時間,3年來,因為資金問題,他也曾想過放棄店面,但最后,還是因為熱愛,堅持了下來。城南認為,收藏售賣舊物,不僅是一門生意,更是為了將老物件修復還原,更好地展現給現在的年輕人認識。
早市淘寶成為
連接市民情感的橋梁
“噗噗~噗噗~”一陣低沉的鳴笛聲吸引了記者的注意,早市攤子上,88歲的老人柴宏濤淘得了一個愛不釋手的小物件——老式手捏氣囊喇叭。柴宏濤解釋,這是裝在自行車上使用的老式小喇叭。銅制的小喇叭搭配著一個橡膠手捏氣囊,若要鳴笛示警,輕輕捏動即可,小喇叭的聲音相較于現在的喇叭更加柔和。
“看到這種喇叭,我還是很有感情的。”買得好物的柴宏濤很是高興,“老早就看中了,現在買回去,正好可以安在我的小折疊自行車上?!?/p>
“今天是來給父親買禮物的?!鄙泶┥钏{色外套的楊工(化名)常年在外地工作,很少有機會能夠回合肥陪伴父親。“我父親幾乎每周都會來這里,他很喜歡這個市場,希望今天能在這淘到令他滿意的禮物?!?/p>
市場上活躍的人群中不僅只有念舊的年長者,青年游客群體也不在少數。他們圍蹲在商品攤點旁,為早市喧鬧的氛圍注入了蓬勃的生機與活力。
“我們是在網上看到分享過來玩的,沒想到這里這么多人”說話的年輕女孩名叫蘇卡(化名),她看了看同伴向記者表示,自己和好友已經一年多沒見面了,在網上看到周谷堆的早市游玩分享后就相約好友一起來打卡。“沒想到這里還挺讓人驚喜的?!?/p>
記者在各類軟件中查詢發現,周谷堆新舊貨交易市場在游玩分享類社交平臺上,已是合肥特色集市排行榜第8名,在出行軟件中為附近熱門購物人氣榜第7名,變成眾多網友的熱門打卡地。
合肥報業全媒體記者 謝蕾/文 王浩/圖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