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合肥市科技局牽頭起草的《合肥市種子基金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發布,公開征求意見。
記者獲悉,這支擬設立的基金,將填補此前相關基金支持體系中的空缺,在科研項目和創業團隊進行成果轉化的“最初一公里”介入支持,通過“扶早”“扶小”“扶優”等扶持政策,為初創企業,甚至是還未創辦企業的優秀創新團隊“播下”希望。
基金支持類別廣“寬容度”高
此次擬設立的合肥市種子基金(以下簡稱種子基金)將擇優支持符合相關條件的科技團隊。
其中,包括在市級及以上創新創業大賽的獲獎項目或優勝項目團隊;大院大所、科技龍頭企業所舉辦行業賽事的獲獎項目或優勝項目團隊;海外留學生、碩士、博士研究生以及優秀本科畢業生等優秀大學生創業團隊;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端科技人才;具有職務科技成果的高校科研院所、院(校)地合作共建協同創新平臺副高及以上科研人員。
以“原始創新、源頭創新、集成創新”為主要投資標的,種子基金將主要用于高校、科研院所中具有產業化前景、擬進行轉化的科研項目就地轉化,科技團隊就地創辦科技型企業,培育創新創業主體和引導新興產業集聚。
同時,該基金投資的“寬容度”也很高,建立了種子基金風險容忍機制,允許基金出現最高不超過50%的虧損。超出部分,以相關基金管理機構所分得的獎勵資金為限進行彌補。
填補“支持”空缺 為更多創業者“播下”希望
記者注意到,管理辦法在對投資對象的表述中,明確提出,“種子基金的投資對象為上述相關科技團隊創辦的科技型企業,若科技團隊未設立企業,需在簽訂投資意向書后六個月內設立企業。”“相關企業注冊地在合肥市,且實際運營時間不滿一年。”
這意味著,這只基金,將真正猶如一顆種子一般,為初創企業,甚至是還未創辦企業的優秀創新團隊“播下”希望,護航成長。
記者了解到,在此前合肥已設立的相關基金體系中,尚無專門扶持高校院所科技成果項目在轉化初期但未創設企業的科技團隊,或針對運營時間不滿一年項目的專項基金。而此次擬設立的合肥市種子基金,將這一空缺給填上了。同時,該基金與天使基金、創投引導基金形成聯動,使合肥市多元化科技成果轉化投融資體系更加完善。
“扶早”“扶小”“扶優”,在項目“最初一公里”介入支持……擬設立的合肥市種子基金,將能進一步保障科技成果能留盡留、能轉盡轉、能用盡用,促進科技成果就地交易、就地轉化、就地應用。
合肥報業科學+融媒體工作室 合肥報業全媒體記者 劉暢司晨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