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記者從合肥市總工會獲悉,為不斷深化勞模工匠人才在創新驅動發展中的引領示范作用,根據全總、省總勞模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創建工作要求,今年市總工會擬新建35家勞模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
2022年,市總工會新建市級勞模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35家,同時對2020年和2021年命名的65家市級創新工作室重新確認。縣(市)區、開發區總工會各新建本級勞模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不少于5家。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全總、省總有關要求,市級勞模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建設需滿足有一名市級及以上勞模(包括比照享受勞模待遇人員)、五一勞動獎章或其他工匠人才領銜,每年至少有一個企業(單位)立項的創新課題或攻關項目,創新成果符合企業(單位)需求,產生一定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等標準。
市總工會組成考核評審組,采取實地走訪考察、開展集中評審等方式,對新申報和重新確認的創新工作室進行考核評審,提出初審意見提交市總工會會議研究決定。經考核評審新認定35家市級勞模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由市總工會發文命名。
市總工會向市級勞模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發放牌匾、證書,各縣(市)區、開發區總工會和產業、直屬工會可向本級勞模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發放牌匾、證書。
據悉,對新認定和重新確認的市級勞模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市總工會分別給予5萬元、3萬元的經費補助,各縣(市)區、開發區總工會可給予本級勞模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一定經費支持。
此外,優先推薦市級勞模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申報上級勞模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創新工作室領銜人符合條件的推薦參加“合肥市五一勞動獎章”“合肥工匠”“合肥市勞動模范”等評選。已獲得上述榮譽的,不再重復授予。 (合肥報業全媒體記者 衛曉敏 實習生 梁珺怡 張溪)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