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實“雙減”政策,在于“減負提質”。要達成這一目標,需要變革傳統課堂,生成有效課堂。如何在新時代積極引導教師探索基于情境、問題導向、深度思維、高度參與的教育教學模式,是我們面臨的重要課題。六安市裕安區齊云路小學以生為本,關注常態課堂,聚焦有效教學,助力學生成長,實現更深意義的教育本質回歸。
打造高效課堂,“減”出實效
齊云路小學順應“雙減”政策下教育改革的新形勢,積極探索方法多樣、途徑豐富的課堂教學,加強對學習本質的理解和重視,尋找“提質增效”的金鑰匙。
一是校際教研促成長。2021年11月11日下午,解放路第二小學齊云路校區的會議室氣氛熱烈,這里正在舉行隆重的校際教學研討交流會,并邀請了趙安慶名師工作室的領導專家蒞臨指導。本次教研交流會由齊云路校區副校長鮑秉麗親自主持。活動安排分觀摩課程、研討課例兩部分進行。優秀課例和專家點撥,更利于我校老師轉變觀念,積累經驗,沉淀思想,當我們從注重形式到關注內容、關注時效時,我們的課堂才真正變成我們實施素質教育的主陣地。
二是同課異構送教下鄉。為積極貫徹落實“雙減”政策,助力鄉村教育振興,提高課堂教學實效,2021年11月18日下午,經六安市裕安區解放路第二小學齊云路校區與獅子崗鄉楊店小學協商,開展了以“執‘雙減’之策,尋課堂真效”為主題的古詩詞同課異構送教下鄉教學研討活動。研課磨課是校本教研的主要內容,大家同臺競技,相互切磋、相互交流、共同提高,有利于促進教師專業成長,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教研形式,也是我校找到的另一把“金鑰匙”。
三是常態化教研夯基礎。各教研組均有各自教研活動的約定時間,數學組周三上午,語文組周四下午,綜合組周五,全組老師形成慣例,在教研日排除一切困難參與,生怕錯過一次提升業務水平的機會。聽課,評課,發言,記錄,總結,反思,進步。除此之外,我校還堅持素有的公開課和推門聽課,做到了周周有研討,時時促進步。
新型作業設計,“減”出花樣
一二年級不留書面家庭作業,那么是否可以轉換一下作業形式呢,我校老師在不斷探索后拿出了新的作業設計。
控制學生完成作業的時間,三四五年級書面作業不超過60分鐘,老師們利用“每周一研”常規教研時間,將練習設計與教學目標精準對接,提煉打磨。每周都有作業公示表,統一作業內容,按時上報學校教導處審核,利用學校微信向全校公示作業,向全體家長公示作業,接受監督。
在“減”字上下功夫,減去機械的重復,從作業的要求、作業的形式、作業設計的策略等方面作出變革,設計出符合學生認知心理、學生感興趣、形式多樣,具有育人功能、能培養學生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作業。語文組為落實“雙減政策”轉變作業設計理念,采取多樣方式,極大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同時也展示了孩子們的知識與能力。一年級語文組“減”出花樣,也讓孩子們“減”出了樂趣。
四季手抄報以手抄報的形式,表達出學生自己對季節的喜愛。
冬至節手抄報。12.21日冬至節,頭一天早上帶領孩子們讀了二十四節氣歌,告訴他們有關冬至的習俗,并讓他們回家向家長進一步了解冬至節習俗,自己動手制作一期冬至節手抄報。冬至節當天跟同學們介紹了傳統冬至節的習俗以及冬至節的由來,布置以手抄報的形式加深同學們對冬至節的理解,讓同學們對中國傳統習俗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與了解。
漢語拼音手抄報。漢語拼音是小學生打開知識大門的金鑰匙,是邁向科學高峰的階梯。經過將近一個月的快樂學習,孩子們已經學完了拼音課程。于是周末讓孩子們嘗試著畫一畫手抄報,既鞏固了已學知識,又鍛煉了動手能力。
識字手抄報。識漢字,積跬步,暢游書海。“識字小報”的作業形式深受一年級孩子的喜歡,學生通過剪拼食品包裝袋、藥品盒,粘貼字卡、字牌,繪畫識字圖等形式制作“識字小報”,既增強了動手能力,又培養了主動識字的習慣,同時還豐富了學生的課余生活。音頻作業,調動了多感官對知識的攝入,為此校公眾號還開設了“故事會”專欄,深受學生和家長青睞。
本學期該校教師對中高年級學生分別開展了分層化、生活化、趣味化的個性化英語作業設計。分層化作業的設計根據學生對單詞、句子、對話和短文的理解自行設計作業;生活化作業的設計是學生聯系實際生活,制作生活小手工作品;興趣化作業的設計旨在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設計自己感興趣的作業,比如英語小報,思維導圖等。
社團花開繽紛,“雙減”落地生根
繽紛社團助推課后服務生實效。老師集思廣益、各顯才華,經過一次次研討、一次次打磨,為學生們開出了30多門課后服務課程。單憑自己的力量還不能滿足孩子們所有的需求怎么辦?外聘專業的教師補位,學生和家長所需求的就是我們必須要做的。我校社團課程與五彩繽紛的課后服務課程有機融合,吸引著求知若渴的學生們,吸引著望子成龍的家長朋友們……
乒乓球社團是我校重點打造特色社團之一。備受廣大師生喜愛,學校配齊、配夠乒乓球器材和教練團隊,軟硬件同步,旨為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術水平,豐富課余文化生活,幫助學生養成樂觀開朗,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培養終身體育意識。
閱讀詩社是齊云路小學打造書香校園的新舉措!開設有“螢火蟲講故事”、“齊小少年游”創意讀寫、“閱讀與詩社”特色課程、還建立了六安市首家校園詩歌創作基地——“大別山詩刊”綠色詩歌創作基地。讓書香伴學生成長,讓讀書成為一生的信仰!“齊小少年游”創意讀寫展板半月一更新,校刊“云朵兒”,“金銀花開”雜志,都為學生提供了暢游文學的舞臺。
茶藝社團是我校重點打造的特色社團之一,學習茶道文化,感受茶藝魅力,弘揚并傳承中華茶文化,爭做中華小茶人!學茶藝、做茶人、養心性、做雅事!以茶修德,以茶養廉,以茶自省,以茶雅志。
編程社團旨在開闊學生的知識視野,幫助學生發展學習技能,學習創造性思維,以及加強對于程序設計流程的認識,從小培養對于程序設計的興趣,發掘其在程序設計方面的潛能與才華。通過Scratch趣味編程軟件,為同學們搭建一個表達創意的平臺。
尤克里里作為一種從夏威夷傳播而來的四弦撥弦樂器,正被越來越多的同學認識、喜歡甚至熱愛。它簡單易學,小巧可愛,聲音好聽清脆,既能演繹快歌的熱情奔放,也能駕馭中國風的宛轉悠揚
美術社團致力于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增加學生的課外知識結構,豐富同學們的課余文化生活。通過社團的學習活動,使學生的視野獲得開闊,美術特長得到發展的可能,有機會進一步學習和體驗美術的相關知識,培養了學生們的觀察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在提高了同學們的審美觀的同時,從而也影響了他們的人生觀。
航模無人機社團旨在通過學習與操作,全方位提高同學們的動手能力、團隊合作、方向感與美感培養等綜合素質能力。開拓視界,激發同學們對航空航天知識的熱愛。
舞蹈社團是一個深受學生喜愛的社團,開展舞蹈社團可以豐富學生的課余文化生活,緩解緊張的學習氣氛,培養學生注重加強形體美的展示,也加強了同學們對合作意識的理解,讓同學之間的合作更加默契,得到自由的發展。
跆拳道是創新與發展起來的一門獨特武術,具有較高的防身自衛及強壯體魄的實用價值。跆拳道不僅比其他武道的威力及技術優越。而且是培養正義感,和強調嚴格紀律、高超技術和堅強精神教育的特有武道。
演講與朗誦社團旨在鍛煉學生的勇氣 ,讓學生學會表達 ,學會組織語言,并且通過朗誦可以把文字透徹的表達,使書面、靜態的文字充滿立體動態感。
機器人社團作為“人工智能”教學的一種重要形式,旨在激發學生的無窮想象力和創造力,學生將課堂中學習到的知識和技能應用于社團活動中,使得兩者得到很好的結合,利用搭建和編程完成項目任務,學生能夠體驗到項目成功后的自豪感,提升了學生的綜合能力。
該校籃球社團秉持著“強身健體,磨煉意志”的原則,旨在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打造一個良好的學習和鍛煉的平臺。籃球活動的開展既豐富了學生的課余生活、發展了學生的個性特長,又提高了學生的籃球技術水平。讓每個學生都能感受到籃球帶來的樂趣,讓他們在快樂中成長在快樂中學習。
古箏社團的建立,可以繼承、發揚民族音樂,陶冶藝術情操,豐富學生的校園文化生活,培養學生全面發展。
硬筆書法社團旨在弘揚民族書法藝術,培養和發展書法愛好者的基本技能,提高小學生的道德、文化和藝術修養。
足球社團以增強學生體質,培養學生拼搏進取、團結協作的體育精神為宗旨,通過開展校園足球活動,在學生中普及足球知識和技能,形成校園足球文化,從而培養全面發展、特長突出的青少年足球后備人才。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和技術技能水平,全面發展學生的素質教育。
輪滑社團,包括速度輪滑和花樣輪滑等競賽項目,具有較強的鍛煉和欣賞價值。可以不斷增強體質、發展運動能力,對于改善人體的心肺功能,增強四肢和軀干的肌肉力量,提高身體的協調性和平衡能力,對培養學生勇敢、頑強的精神品質有著積極作用。
虎年春節前期,很多班級舉辦了小型的聯歡會,孩子們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亮出吹拉彈唱各色絕活,一時間讓老師和家長驚訝。與其說是迎新春文藝匯演,倒不如說是社團課程的匯報演出,真真是繽紛社團豐富了孩子的生活,讓學生成為了全面發展的“新新人類”。
齊云路小學努力把“雙減”工作落實到教育教學常規工作中,真正把時間還給學生,真正把童年還給學生,努力深耕精研,努力提質增效,努力讓教育自然發生!正如《齊云路小學賦》中所寫的那樣,
“特色齊小,景觀美如畫,方圓成連體。園中霞映樓宇,縱有其三。其名曰:書法連廊,乒乓連廊,茶道連廊。蝶翩翩于花徑,歌綿綿于廊沿。櫻花滿園,獨占四季春光;丹桂飄香,沁潤師生心房。銀杏森森,引來八方學童;書聲瑯瑯,響動四海譽名。綺樓翠宇,文化連廊,外觀特點似天成;精教深研,興趣拓展,內在特色已涵詠。齊云教育,凈孩子之心靈,強孩子之體魄,促孩子之成人。乒乓課程,健學子身心;書法課程,養學子正氣;茶道課程,承中華傳統。校本教研開典范,素質教育樹旗風。”(時培余)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