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新聞網記者 顧楷 /文 陳昂/圖
新年伊始,山東奧福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潘吉慶十分忙碌。隨著企業在蚌埠投資的不斷加大和在蚌項目的不斷發展,這位科創板上市企業的負責人要經常往返于蚌埠和外省市各生產基地之間。但潘吉慶對這樣的奔波卻樂此不疲,反而對頻繁來蚌充滿期待,因為對他來說,回蚌就是回家。
“我是土生土長的蚌埠人,感謝我的家鄉養育了我。”潘吉慶說,自己上大學之前都是在蚌埠度過,大學畢業后就在原蚌埠玻璃工業設計研究院工作,2001年離開蚌埠到北京創業,經過18年艱辛奮斗,自己所創的山東奧福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19年在科創板上市。該公司研發生產的蜂窩陶瓷是機動車尾氣治理的核心部件,不僅在技術上打破了國外壟斷,填補了國內空白,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企業也陸續在山東省德州市、重慶市榮昌區、江西省景德鎮市投資建設了生產基地。
企業上市后,我市在外出招商時專門找到潘吉慶,向他介紹蚌埠的投資環境和產業發展情況,希望他能夠回到蚌埠,助力家鄉發展。2020年,潘吉慶在蚌埠投資建設了蚌埠奧美精密制造技術有限公司,主要從事精密模具的研發與生產,經過一年時間的發展,該公司很快成為規上高新技術企業,并實現了數百萬元的稅收貢獻。
“家鄉的領導和人民一定會寵愛自己培養的子弟。”在家鄉發展一年后,潘吉慶發出了這樣的感慨。他說,一年來,自己被蚌埠市各級黨委政府服務企業的精神感動,公司董事會經過慎重研究,決定加大在蚌投資力度,于2021年設立奧福環保全資子公司安徽奧福精細陶瓷有限公司,投資4.9億元建設年產1200萬升蜂窩陶瓷載體項目,該項目將于今年7月底實現一期投產。同時,借助蚌埠市發展硅基產業基地的政策東風,潘吉慶還準備在市經開區臨港產業園建設“奧福環保”研發中心,推動更多人才在蚌埠聚集、更大成果在蚌埠轉化。
搭平臺、促合作,優服務、共發展。近年來,我市運用平臺思維,推進“雙招雙引”,大力吸引蚌商回歸,一大批像潘吉慶一樣的蚌埠籍企業家回到家鄉投資創業,為蚌埠產業發展帶來了“大禮包”。據市招商和對外合作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去年,全市共吸引蚌埠籍企業家返鄉投資項目42個,投資121.89億元,成為推動我市發展的重要生力軍。
從“搭建平臺”到“聚力招商”
今年1月29日,一場特殊的懇談會在中國(蚌埠)古民居博覽園舉行。參加會議的是19名春節前從全國各地趕回家鄉的蚌埠籍企業家代表,與之對話的是蚌埠市領導和各縣區、市直相關部門主要負責同志。近一個半小時的座談,大家暢敘桑梓情誼,共話家鄉發展,雖然會場上的企業家來自天南海北,但熟悉的蚌埠口音卻很快把大家凝聚在了一起,一見面就敞開心扉、流露真情。
1月29日,蚌埠籍企業家代表新春懇談會召開,19名蚌埠籍企業家代表共聚一堂、共迎新春,共話鄉情、共謀發展。 (資料圖)
“在外創業多年,走過很多地方,但我時刻都記著我是喝著淮河水長大的,最親還是故鄉人。”安徽共生物流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周曉東在會上的發言,得到了大家的共鳴。大家紛紛表示,將積極投身家鄉建設,在加大對接合作力度的同時,充分發揮自身資源優勢,吸引更多企業來到蚌埠發展,共同推動家鄉建設。
請回來,走出去。過去一年,我市在“雙招雙引”上持續發力,搭建了一系列活動平臺,成功舉辦國際新材料產業大會、太湖世界文化論壇年會、第四屆中國MEMS智能傳感器產業發展大會暨企業家論壇、安徽固鎮(杭州)招商推介會、蚌埠高新區(北京)產業合作懇談會、龍子湖區(北京)投資環境推介會等專題招商活動,充分宣傳推介蚌埠的產業優勢、政策優勢、區位優勢。僅國際新材料產業大會和太湖世界文化論壇年會兩個大會,我市就邀請企業客商550余家,簽約項目共計229個,合計投資總額1568.91億元。
同時,我市積極推動外出招商,進一步整合資源,組建了北京、上海、深圳3個駐外招商工作組,成立了蚌埠市駐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3個招商總隊和27個市直招商小分隊、76個縣區招商小分隊,長期駐扎目標區域深耕細作,專人負責經貿合作聯絡協調,協助縣區開展投資推介。去年,我市三個駐外招商機構共拜訪滬粵兩地鄉友企業80余家,開展專題推介4場,摸排有效投資線索60余條。
從“商會牽線”到“引入資源”
蚌埠地處中國南北分界線,位置承東啟西、貫通南北,是安徽省第一個設市的城市。這里商貿物流發達,曾經繁華的二馬路讓蚌埠一度有“小上海”之稱,如今“才商云集競自由”的商貿環境又讓蚌埠成為全國綜合交通樞紐和國家物流樞紐城市、中國(安徽)自由貿易試驗區蚌埠片區。幾十年來,從這座皖北重鎮走出的企業家遍布全國,各地安徽商會都有蚌埠企業家的身影,對蚌埠招商產生重要影響。
上海市蚌埠商會是上海市民政局、上海市社團局首批登記的地市級商會,也是安徽省首家在上海成立的地市級商會。自成立以來,該商會多次協助蚌埠市在滬開展招商引資活動,取得積極成效。去年11月,上海市蚌埠商會協助懷遠縣政府在上海舉辦雙招雙引推介會,并在會上與懷遠縣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幫助懷遠縣在上海更大力度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推廣和招商活動,促成項目落戶懷遠。“我將繼續發揮商會優勢,充分調動上海的老鄉資源,助力家鄉雙招雙引,為家鄉發展多作貢獻。”在與蚌埠市委主要領導洽談時,上海市蚌埠商會會長、上海市安徽商會寶山分會會長王志友表達了持續助力家鄉發展的強烈意愿。
商會是蚌埠籍企業家在外交流的重要陣地。一年來,蚌埠市緊抓這一陣地,充分發揮商會聯系廣泛作用,積極聯絡更多蚌埠籍企業家回鄉發展,先后成立了東莞、寧波蚌埠商會,邀請上海市安徽商會、上海市蚌埠商會、廣東省安徽商會及蚌埠籍知名企業家考察投資,接待滬粵等地蚌埠籍企業家回鄉考察200余批次,洽談交流100余場。在商會牽線下,深圳豪威科技集團、中天國富證券公司、奇創旅游集團、威達高科技控股有限公司、東方恒信資本控股有限公司、宜安控股有限公司、月星集團有限公司等一批知名企業紛紛與蚌埠進行合作洽談。
“充分發揮南京安徽商會會長作用,竭力宣傳蚌埠良好的營商環境,邀請知名企業家來蚌投資興業,助力家鄉發展。”“努力爭取機會和資源,為蚌埠產業提升及經濟快速發展作出貢獻。”……考察洽談中,同曦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南京市安徽商會會長陳廣川,金劃算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人社部中國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理事會副理事長、上海市安徽商會副會長田發波等商會負責人紛紛表示,蚌埠市委、市政府對蚌埠籍企業家高度重視,作為商會負責人,將不斷發揮自身作用,努力為家鄉多做貢獻。
從“基金扶持”到“共同發展”
去年,在國際新材料產業大會上,總規模200億元的中建材(安徽)新材料產業投資基金正式簽約。這是中國建材集團與我市聯合國家部委母基金、兄弟央企、地方國資平臺、產業鏈合作伙伴、金融合作伙伴等機構發起設立的產業投資基金,重點投資服務于新材料領域發展。
一子動,滿盤活。中建材(安徽)新材料產業投資基金簽約后,大批硅基新材料企業來蚌考察,大家一致認為,這一基金對助力新材料技術順利跨過科研和產業化之間風險最高的“死亡谷”,推動科技創新和關鍵核心技術突破具有重要意義,對吸引產業鏈企業到蚌埠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目前蚌埠高新區硅基新材料基地已初具規模,硅基材料又是半導體材料的重要來源,因此,可以以硅基新材料基地為契機,不斷延伸產業鏈條,打通硅基產業鏈條。”上海聚躍檢測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尚躍說,自身企業在整個集成電路產業中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在中國區擁有1000多家客戶,產業基金等成立后,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十分振奮,自己將盡可能每年為家鄉推介更多優質集成電路產業上下游企業來蚌埠發展。
作為合蕪蚌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核心城市、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范區,近年來,蚌埠市始終堅持產業強市,積極培育產業鏈、創新鏈、供應鏈、資本鏈、人才鏈、政策鏈“多鏈協同”,大力發展硅基生物基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等六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去年,我市出臺了《蚌埠市產業引導基金管理辦法》《蚌埠市產業投資類子基金管理辦法(試行)》《蚌埠市創業創新類子基金管理辦法(試行)》《蚌埠市基礎設施投資類子基金管理辦法(試行)》等系列文件,發起或參與組建中建材(安徽)新材料產業投資基金、安徽和壯高新技術成果基金等政府性股權投資基金16支,引導基金按照“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科學決策、防范風險”的原則進行投資運作,充分運用市場的邏輯、資本的力量,大力開展“基金招商”和“招商基金”,為重點項目、主導產業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截至去年末,蚌埠市級政府性投資基金共投資139個項目、累計68.5億元。通過基金招引鑫精合、朗賢輕量化、恒翼能、芯聯智控、茵絡醫療器械等項目15個,項目在蚌投資總額超16億元,正在積極洽談項目7個。
“當前,越來越多的蚌埠籍企業家來蚌考察、投資,相信通過駐外招商機構、商會和基金力量的共同發力,將會有更多蚌商回到蚌埠,為家鄉發展注入新的動能。”市招商和對外合作中心有關負責人滿懷信心地說。(完)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