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深地銘記,是為了更好地傳承。
這個清明節前夕,為紀念緬懷史風彬、胡學文、周立賢、李正年、丁萬祥五位為國捐軀的葛塘籍革命烈士,南京江北新區葛塘街道舉行了葛塘烈士墓祭掃活動。街道現存史料顯示,五位英烈為了國家的安寧獻出了年輕的生命,其中李正年烈士犧牲時年僅20歲。
“烈士們是為了國家、為了人民而犧牲。緬懷烈士,是為了更深刻地銘記歷史,牢記為人民服務,為共產主義奮斗的使命。把富有革命傳統的葛塘建設得更加美好是街道黨工委、辦事處的不懈追求,更是對烈士們的鄭重承諾。”葛塘街道黨工委書記徐珺說。
清明節上午10時許,葛塘街道黨政領導、機關科室、村社區黨組織書記、部分黨員代表以及烈士的戰友們、親人們自發站成排等候?,F場全體人員向革命先烈默哀,向烈士墓獻花。
“他們為了人民的幸福生活,奮不顧身,他們是祖國的驕傲,也是葛塘人民的楷模,更是我們心中永不磨滅的豐碑!”徐珺代表葛塘街道黨工委、辦事處向五位烈士深深致敬。
今后,葛塘街道將把烈士墓作為街道的紅色教育基地,深入組織學習,在充分激發街道干部群眾對革命先烈追思與敬仰的同時,以思促行,進一步引導廣大干群提高認知,自覺強化使命感和責任感。
烈士李正年之父
據悉,清明前夕,葛塘街道已將位于轄區工農社區安樂公墓內的史風彬、胡學文、周立賢、丁萬祥四位烈士墓,以及原先位于浦口公墓的李正年烈士墓全部遷入葛塘烈士墓。
烈士李正年遺照,被保存得很好
時評:
發揮智慧 拓展烈士精神外延
在葛塘人看來,烈士精神,其實是一種寶貴的精神財富。其本質,是一種為國為家的情懷、一種忘我的奉獻思維。
我們不僅要態度堅決地保護好這份精神財富,更要發揮聰明才智使用好這份精神財富——我們的工作,不能僅僅限于每年固定的節日祭掃,我們還要拓展這份精神財富的外延,使之扎根我們腳下的土地;使之距離我們的心靈更近;使之形態萬千,融入我們的現代化生活。
這一次,葛塘街道的“烈士墓回家”活動,不僅僅體現的是對烈士精神的尊重,更是著眼未來的城市精神打造,潤物無聲的善舉雖小,但意義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