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3日-4日,“第十五屆國際綠色建筑與建筑節能大會暨新技術與產品博覽會”在深圳會展中心召開。漢能在大會期間主辦了“建筑造能創新科技”論壇。漢能全球應用產品研發總部總工辦技術高級專家湯民做了基于能源微網的綠色建筑大數據動態評估解讀。
在實現薄膜太陽能一體化的時候,到底產品在實際的應用發電效率是怎么樣的?特別對綠色建筑的性能能帶來什么變化?
在漢能看來,綠色建筑大數據是針對未來產能建筑的研究、開發和建設最強有力的支撐。從能源的供應端來說,需要有智慧能源和多能協同。在實際的建筑工程領域中,解決了光電建筑在能源的供應側和需求側的平衡問題之后,還需要考慮如何運用大數據去動態評估綠色建筑的運維性能。現在依附的建筑的系統多種多樣,包括維護系統、空調系統、給排水系統等。在綠色建筑領域范圍內,要考慮多個系統的協同效果,必然要對建筑的各個系統進行新能源應用和大數據的采集、評估,只有通過科技手段才能實現建筑的綜合智能化運維管理。
基于這些背景和原理,漢能開發了自己的綠色大數據平臺系統,希望對建筑運營提供萬物互聯的基礎,做到心中有“數”。
綠色建筑大數據平臺通過應用輸出端三大服務平臺的支持將變革傳統建筑管理。這三大平臺分別是:
1.數據分析平臺:供給負荷分析、投資規劃分析、同環比分析、損耗分析,能源流向、設備運營數據
2.應用服務平臺:綠建動態評估、能效分析、光儲微網模型的認知能力、設備故障預測判斷、能源/碳交易、健康環境監測
3.基礎物聯平臺:機器學習、能源路由器、能源數據中心、IoT解決方案、安防視頻、大屏可視化
綠色建筑大數據平臺系統目前在漢能清潔能源展示中心做了試點和應用,這個案例就是非常典型的太陽能光伏一體化的案例。整個項目四周全部做了立面的薄膜太陽能,包括屋頂也做了曲面太陽能,總共容量是270千瓦,目前也在申請美國鉑金認證。在這個案例上做了所有數據的動態監測和預測,在綠色建筑的綠色技術、運營維護、安裝施工、產品提供、發電建材這五大維度上,所有建筑內部的信息系統都在進行時時的數據傳感和動態的評定。
另外,在分布式電站、漢路系統、車路協同、漢車等其他方面也做了大數據和云平臺的建設,希望能為未來智慧云平臺的建設貢獻力量。最終漢能希望通過提供清潔能源與綠色建筑大數據平臺一站式解決方案讓每一棟BIPV建筑都成為綠色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