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資本邦了解到,為加強理財產品流動性管理,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日前,銀保監會印發《理財公司產品流通性風險管理辦法》,自發布之日起五個月后施行。
據悉,《辦法》進一步明確細化理財產品流動性風險管理規則,要求理財公司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和管控機制,健全各項管理制度并有效實施,并強調將流動性風險管理貫穿于理財業務運行的全流程。
銀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規范理財產品流動性管理,提高資金兌付能力,防范被動變現資產降低產品凈值,既有利于保障投資者申贖產品的權利,也有利于保障投資者合法權益不受損害并得到公平對待。
理財公司應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和管控機制
《辦法》要求理財公司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和管控機制,健全各項管理制度并有效實施。
一是理財公司應當建立健全理財產品流動性風險管理制度與治理結構,指定部門設立專門崗位、配備充足具備勝任能力的人員負責理財產品流動性風險管理。
二是承擔理財產品投資運作管理職責的部門負責人對該理財產品的流動性風險管理承擔主要責任。
三是理財公司應當指定部門負責理財產品流動性風險壓力測試,并與投資管理部門保持相對獨立。
四是理財公司應當采取有效措施加強第三方合作管理,確保及時充分獲取相關信息,滿足理財產品流動性風險管理需要。
流動性風險管理貫穿理財業務全流程
《辦法》強調將流動性風險管理貫穿于理財業務運行的全流程。
一是理財公司應當在理財產品設計階段,綜合評估投資資產流動性、投資者類型與風險偏好等因素,審慎確定開放式、封閉式等產品運作方式,合理設計認購和贖回安排。
二是理財公司應當持續做好低流動性資產、流動性受限資產和高流動性資產的投資管理,提高資產流動性與產品運作方式的匹配程度。
三是理財公司應當持續監測理財產品流動性風險,審慎評估產品所投資各類資產的估值計價和變現能力,充分考慮聲譽風險、信用風險、市場風險、交易對手風險等的可能影響,并提前作出應對安排。
加強理財產品認購、贖回管理
《辦法》要求理財公司加強理財產品認購、贖回管理,依照法律法規及理財產品合同的約定,合理運用理財產品流動性管理措施,以更好維護投資者合法權益。合理運用管理措施還有助于保持投資策略的相對穩定,為投資者獲取長期投資、價值投資收益。
《辦法》同時強化了事先約定和信息披露要求。明確理財公司應當在合同中與投資者事先約定理財產品未來可能運用的流動性管理措施,并按規定向投資者披露理財產品面臨的主要流動性風險及管理方法、實際運用措施情況,維護投資者知情權,促進其形成合理預期、作出理性決策。
下一步,銀保監會將做好《辦法》實施工作,并持續完善制度規則體系,強化監督管理,促進理財業務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