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近年來,江蘇銀行緊跟國家戰略導向,在服務實體經濟中堅持綠色發展理念,不斷加強綠色金融產品創新,努力打造“綠色+”系列融資模式,讓“綠色”成為高質量發展的鮮明底色。
“綠色+能源”,支持新能源產業發展
能源是國民經濟的命脈,發展新能源是應對氣候變化、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支撐。江蘇銀行將新能源領域作為綠色信貸的重點投資方向,每年都有超百億元的新增貸款投向風電、光伏、儲能、氫能等細分行業,清潔能源貸款年均增速超過80%。該行先后創新推出了“整縣分布式光伏貸款”“可再生能源補貼確權貸款”等多個特色產品,解決了新能源項目因投資回收期長、投資回報率低而融資難的問題。
作為全國首批屋頂分布式光伏整縣推進示范縣,建湖縣在江蘇省內率先啟動“200MW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使用屋頂總面積約240萬平方米。該項目建設前期投入大、投資回收期長,但一旦建成將具有穩定的發電收入來源。江蘇銀行針對整縣分布式光伏項目特點,在業內率先推出“整縣分布式光伏貸款”標準化作業指導書,通過標準化的審批流程,以較高的審批效率為項目提供7億元“整縣分布式光伏貸款”,保障了項目的建設資金需求。經測算,該項目建成后每年可提供清潔電力22000萬kWh,每年可節約標煤6710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約0.51萬噸。“綠色+鄉村振興”,賦能農業綠色發展
以綠色發展引領鄉村振興、推動實現“產業興旺、生態宜居”是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內容。江蘇銀行創新推出“綠色+鄉村振興”融資模式,為農村環境基礎設施建設、生態農業發展、農田土壤污染治理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務。
近年來,泗洪縣界集鎮和半城鎮以綠色農業為抓手,注重水鄉特色,堅定不移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加快打造高效綠色農業示范基地。“界集鎮和半城鎮高效漁業示范基地建設項目”通過合理利用水域資源,科學確定養殖密度,進行淡水魚養殖的開發,倡導生態、健康養殖,促進當地生態漁業的健康發展。江蘇銀行通過“綠色+鄉村振興”融資模式,為該項目提供專項貸款8200萬元,以金融力量助推當地農業現代化進程。
“綠色+普惠”,推動實現共同富裕
今年召開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十四次會議提出,要促進普惠金融和綠色金融、科創金融等融合發展。“綠色+普惠”能夠推動更加公平、更高質量、更有效率和更可持續的發展。江蘇銀行將推動中小微企業低碳轉型作為“綠色+普惠”融合發展的重要方向,出臺綠色普惠金融業務發展指導意見,創新推出“環保貸”“蘇碳融”“綠色供應鏈融資”等特色產品,切實解決中小微企業低碳轉型過程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
京源環保是一家在工業水處理領域深耕多年、擁有自主核心技術的企業。作為環保行業里的中小民營企業,該公司由于缺乏有效抵質押物,在發展壯大的過程中曾經遇到過融資難題。江蘇銀行第一時間了解客戶需求,為公司提供1000萬元“環保貸”支持,以綠色金融服務陪伴企業共同成長,并助推企業于2021年在科創板成功上市。
“蘇碳融”是江蘇銀行對貨幣政策工具的創新應用。在人民銀行南京分行的支持下,江蘇銀行創新推出與企業“碳賬戶”掛鉤的綠色普惠金融產品“蘇碳融”。該產品建立在與“碳賬戶”掛鉤的定價和審批機制之上,可推動中小微企業加大節能減排投入。目前,“蘇碳融”已累計投放23億元,為50多家企業建立了“碳賬戶”體系,推動企業實現年減排二氧化碳約54.6萬噸。
作為全國首家同時采納“赤道原則”“負責任銀行原則”的城商行,“綠色銀行”已成為江蘇銀行的一張亮麗名片。近年來,該行致力于打造“國內領先、國際有影響力”的綠色金融品牌,綠色融資規模和占比實現快速增長。截至目前,該行綠色融資余額已超2500億元,同比增速超60%。該行綠色信貸的各項貸款占比在中國人民銀行直管的24家銀行中排名前列。“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江蘇銀行將持續服務國家“雙碳”戰略,支持地方經濟綠色低碳轉型,助推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蔣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