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五一勞動節來臨之際,江蘇不少學校組織以“勞動”為主題的社會實踐。南京市科利華中學紫金分校勞動實踐活動,500多名師生與大自然親密接觸,制作叫花雞、移栽蔬菜、體驗摸魚……體驗勞動樂趣。
早上7:30,各班學生有序列隊,登車出發。一路上,師生們既期待又興奮,空氣中彌漫著歡快的氣氛。在一片歡聲笑語中,到達南京市江寧區的晨虹實踐基地。
為了讓大家盡快適應環境,輕松自由勞作,基地貼心準備了熱身小游戲。
烹飪與營養勞動——制作叫花雞。活動開始后,學生們嘗試自制叫花雞,為午餐做準備。在制作過程中,學生們以小組為單位,全程參與包荷葉、包錫紙、和泥、裹泥、入鍋、生火……忙活一上午,終于吃上了親手烤制的叫花雞,自己勞動的果實果然更香!“太好玩了,參與制作叫花雞活動,不僅讓我們體驗到勞動的樂趣,還能從中學習基本的生活技能,為今后獨立自主生活打下基礎。”初一(17)班彭童琳說。
移栽蔬菜、花卉。 在蔬果園里,學生們參與了蔬菜移植,體驗耕種的樂趣。在基地工作人員介紹完注意事項后,大家小心翼翼地將辣椒幼苗從育苗板移植到菜地,然后耐心地澆水、施肥。
在花卉園里,不少學生還選擇了自己喜歡的多肉植物,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將多肉移栽到小花盆中,大家紛紛表示要把自己的勞動成果帶回學校,作為教室中一道新的風景線。“移栽花卉、蔬菜很有趣,讓我們在真實情景和親身體驗中感受農業生產勞動的苦與樂。”初一(17)班邵鵬瑞說。
最有趣的是拉網捕魚。遠遠看見池塘邊已經圍起人墻,傳來陣陣歡呼聲。學校校務委員朱明帶領了幾名學生“下河捕魚”,只見幾位同學身穿下水褲,手里拿著漁兜和漁網站成一排,相互配合,對池塘里的魚蝦圍追堵截。經過幾個回合,看起來收獲頗豐呢!
去年,教育部提出勞動教育進課堂,并且對大中小學都提出要求。針對初中,要求適當體驗包括金工、木工、電工、陶藝、布藝等項目在內的勞動及傳統工藝制作過程,嘗試家用器具、家具、電器的簡單修理,參與種植、養殖等生產活動,學習相關技術,獲得初步的職業體驗,形成初步的生涯規劃意識。
(江蘇新聞廣播/沈楊 通訊員/朱明 編輯/徐瑋琪)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