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王麗華
28日,六合區馬鞍街道,千畝秧苗如一片綠色海洋,無人機空中來回噴灑農藥。“農業農村部門通知我們趕在臺風‘杜蘇芮’來之前做好蟲害防治。早點預防,心里踏實,爭取水稻再豐收。”南京駿圣生態農業有限公司負責人殷宏寶說。
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是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的“壓艙石”。南京壓緊壓實“米袋子”“菜籃子”責任制,大力發展都市現代農業,持續抓好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確保城市平穩有序運行,農業經濟發展平穩。上半年,第一產業增加值102.3億元,同比增長1.4%;全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84.80億元,同比增長3.2%。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米袋子”“油瓶子”倉實罐滿
殷宏寶種糧十多年,今年才知道,原來自己基地的“馬肝土”也能實現近千斤的小麥產量。
這種土壤學名為黃棕壤,是南京最主要和最典型的土壤類型,土壤質地黏重,有機質含量低。而且六合北部多為崗坡丘陵,物理結構差,耕作層淺,土壤肥力整體偏低。直到2021年,江蘇省農科院農業資源與環境研究所土壤肥力與植物營養創新團隊來了,他們把當下最先進、最適合的農業“四新”技術,綜合運用到這片示范區上,不僅最大程度實現了地力提升,還減少了化肥用量,讓低產田從小麥畝產四五百斤躍升到800斤以上,為南京丘陵地區中低產田改造做示范。
今年夏季糧油生產總體向好,呈現“三增一提升”,面積增、單產增、總產增、產品品質總體提升。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南京夏糧播種面積66.6萬畝,比上年增加1.2萬畝,總產量22.2萬噸,比上年增加0.5萬噸。江寧淳化街道的市級小麥綠色高質高效創建示范片小麥平均單產1076斤,其中最高田塊產量達1144斤,刷新南京小麥最高產量的紀錄。這背后,正是南京落實“飯碗一起端、責任一起扛”的要求須臾不放松,把確保重要農產品特別是糧食供給作為首要任務,分解落實省政府下達的糧食生產目標任務,確保種植落地、責任到人,牢牢守住糧食安全的生命線。
保障糧食安全,不但要藏糧于地,還要藏糧于技。南京加大農業生產新品種、新技術、新裝備、新模式“四新”推廣力度,借助南京國家農高區和南京國家農創中心兩個國家級農業園區打造農業科技創新高地,引領全市農業科技發展;充分發揮在寧農業科研院所眾多的科教優勢,加快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農業產學研合作成效不斷增強。
“菜籃子”“果盤子”產銷兩旺
“菜籃子”是市民生活的基礎保障,上半年全市“菜籃子”價穩量足,本地“菜園子”發揮了重要作用。
雖然正值高溫“伏缺期”,但溧水區東屏街道虹園果農的蔬果基地里,負責人劉玉梁和員工們都在忙碌。“作為市級‘菜籃子’保供基地,我們正常每個月供應900噸蔬菜,全年每個季度都有水果供應。”基地現有蔬菜基地700畝、水果基地300畝,另外還種植了千畝水稻。
依托于農業設施,蔬菜基地得以實現周年供應。基地向南京各大醫療機構、單位食堂供應蔬果,還帶動幫扶周邊合作社、家庭農場銷售,帶動銷售面積超過1000畝,為周邊增加六七百萬元的產值。
今年上半年,南京蔬菜播種面積56.6萬畝,總產量127.6萬噸,產量穩中略升。近年來南京瞄準綠色蔬菜產業定位,大力提升蔬菜產業整體設施水平,為全市蔬菜產業發展提供“防護盾”。
“渠相通、路相連、旱能灌、澇能排、漬能降、機能進、土肥沃、高產出”,這是南京標準化菜地的新面貌,改變了傳統農業“靠天吃飯”的局面。目前全市已建和在建標準化菜地累計達92個,促進蔬菜基地提升生產能力。同時大力發展設施蔬菜,重點打造了六合邦誠、田園牧歌、江寧蔬香源、江北新區格冠等多個投資800萬元以上連棟設施大棚。上半年新增設施蔬菜園藝6000多畝,全年設施蔬菜播種面積保持在46萬畝以上,為南京人一年四季持續供應新鮮蔬菜。
“果盤子”也產銷兩旺。上半年園藝上市品類主要有草莓、茶葉、西甜瓜、藍莓、櫻桃等,其中,草莓總產量2.4萬噸、西甜瓜總產量10.2萬噸,草莓畝產值比去年同期提升8%—10%,早熟西瓜優化和拓寬銷售渠道,畝均產值提高到2萬元。
“魚簍子”“肉案子”增產增收
魚與肉是市民餐桌上少不了的品類。從“吃得飽”到“吃得好”,南京農業生產基地實現增產增收。
“我們企業成立10年了,從上半年的生產情況來看,今年是養殖效果、生產效果最好的一年!上半年魚類總產量200多萬斤,比往年高20%。”南京通威水產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周儉說。
從去年開始,企業對3700多畝水產基地做了一次大刀闊斧的“改革”,養殖品類從青魚、草魚、鰱魚等常規品種,全部替換為鱸魚、鮰魚、翹嘴鲌。“這既是響應市農業農村局發展特色魚產業鏈的號召,也是根據市場變化來的。”周儉介紹,特色魚盡管比“四大家魚”價格高,但隨著市民消費水平提高,特色魚憑借肌間刺少、烹飪方便、味道鮮美等,市場需求越來越大。轉型之后,企業對池塘進行生態化改造,不僅養殖環境好了、產量高了,而且產值比以往翻了好幾倍。
全市水產生產情況總體平穩,上半年全市水產養殖面積53萬畝左右,基本保持穩定;水產品總產量8.4萬噸,同比增長0.8%。
畜禽方面,上半年家禽出欄、禽肉產量分別同比增長2.7%、5.7%。近年來南京建立生豬產能調控機制,能繁母豬存欄量低于目標95%則啟動調控措施。目前南京地產能繁母豬存欄數量位于合理區間。生豬存欄23.34萬頭,同比增長7.2%;其中能繁母豬存欄2.25萬頭,同比增長4.5%,生豬生產能力得到有力保障。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