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關乎千家萬戶切身利益。近期,我省啟動教育領域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突出問題專項治理工作,將人民群眾的訴求作為風向標,努力以一個一個問題的重點突破,推動黨的教育方針落到實處,不斷增強人民群眾在教育改革發展中的獲得感。
本次專項治理的重點之一,是進一步規范校外培訓機構發展,著力解決部分校外培訓機構未取得辦學許可證違法經營等突出問題。我省各地雷霆出擊,進行多部門聯合介入的專項整治行動。
全省一盤棋,打好治理攻堅戰
10月25日,省政府召開全省教育領域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突出問題專項治理工作動員部署會。此后,市、縣層面的動員會議也陸續召開。全省一盤棋,打好攻堅戰。
本次專項治理的第一個切入點是治理校外培訓機構,其最大特點是多部門聯合介入,展開拉網式、全覆蓋聯合執法檢查,客觀真實了解校外培訓機構整體情況,并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提出整改意見,以促進校外培訓機構規范有序發展。
省教育廳有關負責人表示,校外培訓機構開展非學歷教育培訓應該是學校教育的補充,對于滿足中小學生選擇性學習需求、培育發展興趣特長、拓展綜合素質具有積極作用。但近年來,校外培訓“野蠻生長”,一些校外培訓機構違背教育規律和學生成長發展規律,開展以“應試”為導向的培訓,增加學生課外負擔和家庭經濟負擔,社會反映強烈。
上半年,我省共摸排各類校外培訓機構5.15萬家,其中涉及中小學學科培訓的機構數近1.5萬家。“本次專項治理將在年底前完成。”省教育廳社會教育處表示,根據安排,全省11月15日前完成自查自糾,12月15日前完成綜合執法,12月31日前完成專項督查。
校內校外聯動,拒絕有償補課
良好的教育生態,需要校內校外共同努力,一方面以雷霆之擊治理校外培訓機構,另一方面也要加強校內管理。11月21日,我省公布《關于開展拒絕有償補課公開承諾活動的通知》,要求全省中小學教師在11月30日前都要簽署拒絕有償補課公開承諾書。今后,中小學教師調動、評先進、晉職晉級,需要提供沒有從事有償補課的證明。
簽署承諾書后,各地教育部門和中小學校要自查自糾,杜絕一切有償補課活動。12月起,對仍然明知故犯、不收手不知止、頂風違紀違法的人員,一經發現,一律先停職,待調查處理。查明后情況屬實的,鑒于不講師德誠信,依據相關規定從嚴從重處理,直至取消其教師資格、辭退開除。是中共黨員的,同時給予黨紀處分。
南京市在查處教師有償補課的行動中發現多種問題。“一是團課現象,有教師聲稱,是受部分家長‘裹挾’,被迫無奈才同意給團課的學生進行有償補課;二是有些學校家委會出面組織教師有償補課,學校領導稱不知情。”南京市教育局機關紀委書記何云表示,教師出問題,將追責學校領導和學校管理部門。
拒絕有償補課,得到廣大教師們的歡迎。南京瑯琊路小學明發濱江分校一線教師袁軍說:“老師應當把精力放在課堂上,拒絕有償補課,是作為一名老師最起碼的底線。”
良好教育生態,讓家長更安心
今年底前,我省各級教育主管部門都將公布相應的“黑名單”“白名單”。兩張“名單”的出爐,讓“黑作坊”無處遁形,讓家長們在選擇校外培訓機構時更加安心。隨著治理工作不斷推進,更多校外培訓機構轉入良性正規運營。無錫宜興一部分基礎較好的校外培訓機構,經過職能部門的培訓引導,積極改進辦學設施、調整經營內容,紛紛步入規范化運營軌道,新增近40家有證有照的正規校外培訓機構。
省教育廳有關負責人表示,通過這次專項治理行動,對于有問題的校外培訓機構進行徹底地排查整治,做到規范一批、整改一批、取締一批,力爭取得明顯實效。我省將建立校外培訓機構長效管理機制,對校外培訓機構依法依規管起來,讓校外教育培訓回歸育人正常軌道。
本次專項治理的目的,是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痛點,逐漸建立起良好的教育生態。今年以來,我省啟動“尋找‘愛的教育’和‘教育的愛’”系列活動,在全省范圍內遴選一批有特色的中小學。這些學校“以學生為本”,探索出適合孩子的教育方式,讓教育改革發展的成果惠及每一個孩子,讓每一個孩子享有自己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