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查局長,您好!今年以來全省金融工作開局如何?
查斌儀:今年一季度,全省金融運行開局良好,各項主要指標均位居全國前列,為我省金融高質量發展奠定良好基礎,有力支撐江蘇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列。社會融資規模增量達1.17萬億元,相當于去年全年增量的六成;金融機構新增人民幣存款11804.23億元、居全國第一,新增人民幣貸款6613.42億元、居全國第二;新增民營企業貸款1190.06億元、同比多增434億元,制造業貸款增速高于去年同期近1個百分點、連續25個月保持正增長;完成保費收入1608.94億元、居全國第二;新增境內上市公司7家、居全國第一,首發融資額45.31億元、居全國第二;新增新三板掛牌企業19家、與廣東并列全國第一;非金融企業在銀行間市場和交易所發行債券2526.74億元,剔除央企后繼續保持全國第一。截至目前,全省共有18家企業申請科創板上市被上交所受理、居全國第二。
金融風險形勢總體可控。3月末,全省銀行業金融機構不良貸款率1.18%,同比下降0.05個百分點;地方金融組織風險總體可控;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不斷深入,P2P網絡借貸風險整體處于收斂狀態。
記者:從省金融辦轉變為省地方金融監管局,職能定位發生怎樣的變化?今年恰逢新中國成立70周年,省地方金融監管局打算如何履新職、謀新篇?
查斌儀:設立省地方金融監管局,是省委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作出的重要決定。隨著各類新型金融業態涌現,一些金融亂象和風險隱患也相繼出現,迫切要求從體制機制上明確地方金融監管責任。
從金融辦轉變為地方金融監管局,意味著我們不僅是一個地方金融工作的議事協調機構,更是地方金融監管、穩定、發展工作的責任主體。站在新的起點上,省地方金融監管局將圍繞“鞏固、增強、提升、暢通”八字方針,認真落實省委十三屆五次全會關于“進、穩、新、深”的工作部署,在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上下功夫,平衡好防風險和穩增長之間的關系。
一是切實守住地方金融監管的陣地。目前,全省屬于地方政府監管的小額貸款公司、融資擔保公司、典當行、融資租賃公司、商業保理公司、區域性股權市場、地方資產管理公司等各類金融主體近2000家,規模龐大、背景復雜。對此,我們將努力做好建章立制、技術支撐、隊伍建設“三篇文章”。加快推進地方金融立法,為依法監管提供法治保障;強化非現場監管能力建設,統籌開發覆蓋所有監管對象的地方金融監管信息系統;加強地方金融監管隊伍建設,著力鍛造一支敢于監管、精于監管、恪盡職守的監管“鐵軍”。此外,加強與駐蘇中央金融管理部門的監管協作,提高金融市場準入門檻,強化金融領域負面清單管理,全面消除地方金融監管空白。
二是堅決守牢地方金融穩定的陣地。近期內,將充分發揮各類專項行動、專項整治、風險處置協調機制作用,發揮金融管理部門、地方政府合力,在確保經濟社會穩定的前提下持續壓降風險規模。著眼長期,重點完善地方金融穩定協調領導機制,建立完善風險監測排查、研判評估、協同防控機制,強化風險防范化解處置責任機制,形成早識別、早預警、早發現和早處置的金融風險防控體系,堅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
三是推動金融機構守好服務實體經濟的陣地。我們將大力發展普惠金融,完善全省綜合金融服務網絡體系,建設政府性融資擔保體系,提升農業保險保障水平,推進農村信用體系建設,引導金融高質量服務民營企業、中小微企業、鄉村振興等薄弱領域;擴大直接融資規模,充分利用多層次資本市場,加大上市后備企業培育服務力度,搶抓科創板政策機遇,引導更多高新技術、創業創新企業股權融資;深化地方金融改革開放,積極發展綠色金融,鼓勵支持各地申報建設金融改革試驗區,研究謀劃落實長三角金融一體化和金融支持“一帶一路”建設等的路徑措施。通過一系列改革創新舉措,暢通金融資源流入實體經濟管道,提升地方金融市場競爭力和活力,加快推動地方金融業質量、效率和動力變革,實現江蘇由金融大省向金融強省的跨越和轉變。
記者:金融和老百姓生活息息相關,打擊非法金融活動,可以說是直接保障群眾的錢袋子和血汗錢。這方面我們有什么舉措?
查斌儀:非法金融活動嚴重侵蝕老百姓的財產權益,多以一般工商企業為幌子、通過互聯網快速傳播,具有較強的隱蔽性和傳染性,是當前影響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不穩定因素,也是我省防范化解金融風險的重點領域。
近年來,在省委、省政府領導下,全省各地各有關部門全力扭轉以非法集資為代表的非法金融案件高發頻發態勢。非法金融活動“打早打小”初見成效,去年我省非法集資涉案金額、參與人數規模在全國的排名較往年有所下降。特別是國務院辦公廳近日通報對2018年真抓實干的地方予以督查激勵,我省整體入圍“防范化解金融風險、營造誠實守信金融生態環境、維護良好金融秩序、健全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機制成效較好”的名單,這既是肯定,也是鞭策,更加堅定我們進一步防范打擊非法金融活動的決心和信心。
下一步,我們將以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專題研討班上和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體學習時的重要講話精神為根本遵循,發揮組織協調作用,完善部門、省地協同機制,壓緊壓實屬地責任,建立群防群控體系,爭取形成對非法金融活動的壓倒性勝利態勢。
一方面,持續推進防范處置非法金融活動攻堅戰專項行動,組織各地各部門切實做好風險排查處置、廣告資訊清理、刑事打擊、陳案處置、遏制增量風險等五項重點工作;會同省掃黑辦開展“清理非法放貸、打擊套路貸”專項行動,全面開展非法放貸摸底排查,統籌推進行政執法、刑事打擊和信訪維穩工作,加大查處取締非法放貸等非法金融活動力度。
另一方面,構建監測預警防控的長效機制,深入實施非法金融活動舉報獎勵制度,我們與“12345”省政務服務平臺合作開通的短號、微信公眾號和政務服務APP等3個舉報專線已經開始運營,這將有力動員全社會打好防范打擊非法金融活動的人民戰爭;加快完善全省非法金融活動監測預警系統,推進各類監管監測信息共享,及時發現苗頭性線索,構建一張防控非法金融活動的“天網”。(記者 杭春燕 趙偉莉 攝影 劉 莉 攝像 王詩宇 蔣文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