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日前聯合發布《中國法院信息化發展報告No.4(2020)》(以下簡稱報告)。報告指出,2019年,中國智慧法院建設已經躋身世界前列,中國法院圍繞智慧審判、智慧執行、智慧服務、智慧管理的智慧法院體系基本建成,走出了一條法院信息化的中國道路。最高人民法院的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97.8%的法院支持網上立案,其中高級法院的實現比例達到100%,中級法院和基層法院的實現比例也均有較大幅度的提升,分別達到99.3%和97.6%。全國支持網上開庭的法院共有2018家,占法院總數的58.2%。全國法院審判流程信息公開率達到99.5%,其中,2055家法院的審判流程信息公開率達到100%,占全國法院總數的59.2%。在庭審直播方面,2019年全國法院庭審直播次數大幅度提升,達到3903771次,直播率33.2%,相比2018年提高17.4%。
報告指出,各類數據充分表明,2019年是智慧法院由初步形成向全面建設邁進的第一年,人民法院信息化建設思路更加務實、進取,始終堅持以司法為民為主線的發展道路,以實際行動回應和彌補了以往建設中出現的問題與不足。全國各級法院有效落實全面深化智慧法院建設工作思路,重點工作取得較大進展,創新應用取得較大突破,智慧法院頂層設計、審判執行智能化建設、訴訟服務建設、司法大數據管理取得長足進步,全國法院信息化建設在加強法院信息化建設標準化、實現法院信息化建設系統化、全面實現辦案管理精準化、審判執行服務管理智能化、切實提升司法服務有效性等方面成效顯著。
為了規范執行行為,最高人民法院研發上線終本案件動態管理平臺,進一步打通執行辦案平臺、聯合信用懲戒系統與審判辦案平臺、人民法院外部相關系統平臺的數據通路,數據共享力度和范圍日益擴大。此外,財產網絡查控平臺功能趨于完善,網絡司法拍賣平臺透明化、規范化、信息化水平不斷提升。
通過大數據等技術,人民法院正在實現管理精準化。人民法院大數據管理和服務平臺通過嚴格的數據質量管理機制和科學的數據質量校驗方法,保證了案件數據置信度長期穩定在99%以上。集中匯聚的司法審判數據資源,使各級法院審判工作態勢分析的及時性、全面性和豐富性大幅提升。
展望未來,報告提出,法院信息化建設應繼續加大力度推進深度應用,穩步提升辦案辦公智能化水平,打破數據壁壘加強大數據應用,妥善處理線上線下關系,更新制度以解信息化掣肘,充分評估和嚴格控制技術風險,提升國際影響、打造中國智慧法院品牌。